十萬人規模的軍隊會戰,是個什麼概念呢?
前世看各種影視資料的時候,克萊門特並沒有什麼感覺,那些影視資料中,也不會把所有人都錄進去。
哪怕作為接近十萬大軍的統帥,克萊門特對於十萬人軍隊作戰之前也沒啥概念,他手下的軍隊也沒全部呆在一個地方,一個接一個的等著他來檢閱。
但現在,在卡斯特爾這個地方,克萊門特知道了十萬人級別的會戰到底是什麼樣的。
原來,戰場寬度需要幾公里。
原來你自己的指揮命令,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傳遞到第一線作戰的軍隊手中。
原來,你自己也看不清你的軍隊到底是個什麼戰況。
站在臨時搭建的高臺上,拿著望遠鏡看整個戰場態勢的克萊門特,心中感慨萬千。
他突然意識到,為什麼說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了,這種規模的作戰指揮,真的是需要天賦的。
而他克萊門特,顯然很缺乏這種天賦。
不過好在,他身旁有人協助,他手下的軍官們也經驗豐富,而他的軍隊數量和戰鬥力,也遠比敵人更多。
事實上克萊門特的判斷沒有任何問題,當他下令西班牙軍隊停止對圖盧茲的進攻開始後撤時,法國圖盧茲軍團也立刻做出了反應。
不過,圖盧茲軍團指揮官卡爾諾還是足夠謹慎的,後撤距離不遠之時,對方也只是派出了小股部隊尾隨騷擾和偵查,主力依舊留在圖盧茲城中。
直到,西班牙軍隊一路向東撤退,眼瞅著真的放棄進攻之時,卡爾諾終於做出了反應,法軍主力才跟著西班牙軍隊屁股後面前進。
至於現在的戰場卡斯特爾選擇,則基本上是雙方軍隊共同選擇的結果。
此地距離圖盧茲已經差不多六十公里,按照現在軍隊保持戰鬥力的行軍速度,差不多需要花費三天時間。
要知道,圖盧茲周邊大量區域,是處於西班牙的控制之下的,圖盧茲軍團,也不敢再繼續深入敵境了,這意味著他們會有陷入包圍補給被切斷的風險。
圖盧茲軍團,可沒有足夠的兵力保證來維護補給線路,但凡他們有足夠的兵力,也不可能一直龜縮在圖盧茲城中等待西班牙的進攻了。
無論願不願意,卡爾諾接到的命令是牽制西班牙軍隊主力,如果不和西班牙軍隊進行一場大戰,西班牙主力去支援其他地方,和土倫聯軍匯合,那卡爾諾也是要擔責的。
至於西班牙方面,本來就是誘敵深入,但再往後撤尋找戰場,對方肯定就不願意了,說不定弄巧成拙。
敵人牽制西班牙軍隊的辦法,也不止尾隨,敵人換個方向進攻,克萊門特也是要回防的。
因此,卡斯特爾就成為了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戰場。
此戰,卡爾諾的圖盧茲軍團在四萬人左右,西班牙和葡萄牙聯軍的數量,則為五萬八千餘人。
可以說,這一場十萬人的會戰,基本上沒有水分。
雙方首日的會戰,其實是以試探為主,都非常謹慎,並沒有太多的戰果,各自留下千餘人的傷亡之後就結束了會戰首日的戰鬥。
在克萊門特特意囑咐西班牙軍隊收手的情況下,西班牙軍隊表現出的戰鬥力,讓卡爾諾覺得有了戰勝西班牙軍隊的希望。
按照他的估計,這場會戰,即便不能取勝,起碼也能保證個兩敗俱傷,足以讓西班牙軍隊短時間內無法支援其他戰場,完成牽制西班牙的戰略目標。
然而第二天,當雙方接著開打的時候,在炮擊環節結束,雙方僅僅作戰了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後,法國軍隊就已經顯現出了頹勢,讓卡爾諾大吃一驚。
在首日的排兵佈陣中,卡爾諾將法軍中的新兵和民兵武裝都佈置到了左翼,以應對聯軍右翼方面實力較弱的葡萄牙軍隊。
首日的戰鬥中,雙方也算是有來有回,菜雞互啄。
但誰也沒想到,僅僅過了一天,葡萄牙軍隊就這麼生猛,硬生生的要將法軍的左翼打崩潰了。
不是,一個晚上的時間,葡萄牙人難道受了上帝神啟進化了嗎?
其實,這並不是葡萄牙軍隊進化了,而是克萊門特的計策。
首日的戰鬥試探中,克萊門特自然也注意到了法軍左翼的戰鬥力偏弱,是一個絕佳的突破口。
但他也知道,如果第二天直接更改排兵佈陣,用精銳西班牙士兵去對付敵人左翼,那敵人指揮官只要不是傻子,肯定也會做出應對。
於是,克萊門特趁著夜晚,讓自己的禁衛軍,和葡萄牙軍隊更換了服裝和旗幟,只留下少量的葡萄牙士兵在前排,用來迷惑敵人指揮官。
對於這個計策,克萊門特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把握,畢竟雖說半島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長得都差不多,但兩支軍隊計程車兵精神面貌還是有著很多的區別。
禁衛軍作為西班牙堪比第一軍的精銳部隊,無論兵員素質、武器裝備還是訓練水平,都遠超葡萄牙軍隊一大截,很容易被看出端倪。
但不知道這個時代射擊的硝煙太大,讓對方的軍官們沒有發現,亦或者是對方根本沒想到這一點,總之克萊門特這一招並不高明的瞞天過海竟然取得了成功。
那接下來的事情就很容易想象了,禁衛軍士兵和法軍新兵雙方之間的射擊精準度,完全不在一個水平線上,這樣對射的結果嘛,自然就是法軍一方遭受了巨大的傷亡。
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在身邊戰友不斷倒地的刺激下,法軍左翼新兵軍團自然而然計程車氣就出現了下滑,陣型也開始不穩了起來,眼瞅著就要崩潰。
卡爾諾此時自然也注意到了左翼的問題,不由得大罵出聲:
“該死的,對面右翼的絕對不是葡萄牙軍隊,該死的,左翼的馬洛應該被送上絞刑架,怎麼沒有做出調整?
不行,左翼不能崩潰,讓旺代團支援左翼。”
旺代團,自然就是卡爾諾手中的預備隊之一。
大規模的會戰,雙方肯定不可能將所有軍隊都壓上去,即便戰場寬闊,那也不現實。
此時卡爾諾,眼見左翼有崩潰的趨勢,及時做出了調整。
而被卡爾諾痛罵的馬洛准將,作為法國革命軍左翼的指揮官,那也是有苦難言。
事實上,在雙方對射的時候,他就已經發現了敵人的命中率有些不太對勁,命中率有點過高了。
於是,他幾乎是第一時間,就向身後的炮兵指揮官要求支援,讓炮火多覆蓋左翼,進行掩護。
炮兵指揮官維克多上尉,在收到左翼馬洛准將的訊息時,也第一時間做出了相應的安排。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