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官前來並非有王爺下令,而是私自做主。”
“近日城中缺糧百姓食不果腹,聽聞陸將軍樂善好施,浩然前來是為借糧!”
可以說王浩然把自己的姿態放得很低,後面已經不用本官自稱。
陸沉舟心道:果然是被賈三猜中了。
眼下又裝出一副為難的表情:“沒有宋叔文的詔令,那本將軍很難辦啊。”
“先不說沒有詔令,就算上我前前後後運往城中的糧食,足有千石了吧?”
“如此龐大的數量,王縣令說城中缺糧,莫不是信口雌黃?”
王浩然猜不透陸沉舟心裡怎麼想,但是可以從他的話語中感受到對宋叔文的不滿。
“陸將軍不知,糧食都被小王爺運去了途州,如今清河現場實在是沒有一顆糧食。”
“還請陸將軍看在災民的份上施以援手,浩然感激不盡。”
望著面前的儒生漢子躬身,陸沉舟只是撐著下巴打量道。
“清河,不是我的封地。”
“賑濟災民要上報朝廷,由陛下決斷。陸某不過是行伍之人,實在是愛莫能助。”
“陸將軍!”
王浩然徑直地跪在地上,身後衙役等人見狀也紛紛跪下。
“宋叔文不當人子,清河百姓凍死數千,卻虛數上報。”
“如今城中糧絕,已有百姓易子相食。\"
“冰消雪融之時,我定會上表朝廷,狀告宋叔文在清河縣做的所有惡行。”
“懇請陸將軍大發慈悲。”
陸沉舟皺起眉頭看向他,眼神裡滿是不屑:“告他?”
“你不過一個小小的縣令,如何能扳倒晉王次子。”
“就算你上京告御狀,途中艱險又如何能熬?若是宋叔文以家眷威脅,你又應當如何是好?”
一席話把王浩然堵得啞口無言。
“王縣令,這句話我就當沒聽過,你且回城中安坐吧。”
“將軍!”
王浩然跪著爬上前來,聲淚俱下:“我會親自處理家眷,孑然一身再無顧忌。”
“哪怕是九死一生,我也要上京告御狀。”
“請將軍救我清河百姓!”
陸沉舟嚇了一跳,我看你文質彬彬的,沒想到你小子比我還狠。
與此同時,賈三也給他遞了一個眼神,示意戲演得差不多了。
“王縣令愛民如子,陸某深感佩服。”
“也罷!”
陸沉舟裝出一副下了重大決心的模樣:“我就違抗軍令幫你一次!”
“不知道王縣令打算借多少糧食?”
王浩然心中開始計算,城中百姓還剩不到五千,成年男子四千,孩童老人一千。
每日所需糧食,加上還要熬過三個月,大概需要三千石。
“三千石!”
陳大山聽完嚇了一跳:“你當我們這是善堂啊!”
“宋叔文開口都沒你這麼大,看你斯斯文文的,沒想到比那小子還貪!”
陸沉舟心裡也在判斷。
這個朝代的計量單位,一石等於150斤。
按照成年男人一天吃0.8斤的話,三個月九十天,四千人就是288000斤。
那就是1920石,另算小孩的話,王浩然說三千石,已經算很少了。
(作者也不太清楚古代的重量換算,畢竟每個朝代都不太一樣,大家就這麼看吧。)
要是王浩然說個一千石,陸沉舟可能會心存懷疑,但是他偏偏說了三千石。
陸沉舟擺手示意陳大山稍安勿躁。
“借是可以,但是不能一次性借這麼多,先借三萬斤。”
“這麼多糧食也夠維持半個月,太多的糧食他反而沒有這個保護的能力。”
聽到能借到三萬斤糧食,王浩然想也沒想就點頭答應了。
這一趟果然來對了!
“那麼銀兩如何支付?”
面對陸沉舟的這句話,王浩然陷入了沉思:“如若陸將軍信得過我,可否打個欠條。”
“待到來年徵收賦稅之後,在從裡面扣取,將軍你看可行否?”
“你這鳥人,災荒兩年哪裡還有收成,分明是想欺瞞我家將軍!”
“我非砍了你不可!”
面對怒氣衝衝的陳大山,身旁的韓成功和霍虎也連忙阻止。
“借可行,為了用之於民,我必須要看到王縣令所為。”
王浩然是聰明人馬上明白了陸沉舟的言外之意。
“請將軍派人入城監督,若是浩然陽奉陰違,可斬我頭顱。”
陸沉舟要的就是這句話。
“賈三,韓成功,王豹,命你三人率兩百將士進駐清河,協助王縣令賑濟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