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也不僅是闡教弟子轉投佛教,除此之外,三界之中,多的是散修加入了佛教。
比如陸壓,這位妖族天帝的子嗣,也是投了佛教,被加封為大日如來佛。
而除此之外,較為意外的卻是,紅雲又一次出現了,帶著無量道人,一起前往西方。
紅雲也入佛門,並且化身為佛教的第三大佛,地位與阿彌陀佛、準提佛母相等,乃為世間自在王佛。
而一直追隨紅雲的無量道人,也同樣入了佛教,同樣成佛,卻為無量壽光明佛。
紅雲為世間自在王佛,受佛教三分之一的氣運供奉,當時便對二聖道:“佛教大興之時,便是我證道之日。”
西方二聖對於紅雲的加入歡喜大過於難受,雖說西方已有了大興之機,但他們的對手也多。
紅雲這一加入,不僅讓他們憑空多了一個實力相等的幫手,而且紅雲的背後,更有玄黃、鎮元子、孔宣這些同盟。
到時候就算是三清要找他們晦氣,至少在這實力上,就再也佔不到便宜了。
至於論手段,他們卻哪裡會輸過給別人?
因此,紅雲成為世間自在王佛,雖然分去了一份氣運,但二聖卻都是甘之若飴。
而至此,西方教改成了佛教之後,又有諸多強者加入,卻是隱隱有了大興之勢。
而且更為難得的是,西方二聖改了大教的同時,還改了教義,佛教之教義,相比起西方教的教義,更上一籌,卻是更加奠定了大興的基礎。
只是佛教如此勢大,卻惹惱了太清聖人,不久之後,太清聖人便再次遣了化身下界,並且還帶上了此前萬仙陣中被擒的截教大弟子多寶道人。
太清聖人過函谷關,作《道德經》,然後又化胡為佛,使多寶道人由道入佛,成了多寶如來佛,立了大乘佛教。
以此來分化了佛門氣運。
只是老子也沒想到,一來西方二聖本就聰慧,二來也是多寶心中怨恨太清,尤勝於西方二聖。
因此不久之後,多寶就再次被西方二聖招攬,大乘佛教也被佛門所吞併。
這也使得佛門的教義徹底圓滿,不由讓西方二聖喜出望外。本來以他們的智慧,還不能讓佛教的教義圓滿,但多了太清聖人這位聖人之首的幫忙,佛教之教義,已經有了縱橫天下,所向披靡之威。
因為圓滿之後的佛教教義,乃是渡人向善,既能渡己,也能渡眾生。
不過,為了招攬多寶,西方二聖也不是沒有代價的,二聖卻是直接把當今佛門之主的位置,讓給了多寶來做。
多寶也算是得了巨大的好處,不僅佛門之氣運,有近半歸於自身調動,而且他歷經截、人、佛三教,都得三教精髓,因此道法修為,也是與日俱增,隱隱為三界頂級存在。
在諸聖不出的時代,卻恐怕連許多的老牌準聖,都不敢說完全勝過他。
而多寶上位之後,也是不枉費西方二聖的犧牲,大肆傳教,不僅是人族之中,還有其他萬千種族,卻是效仿截教的有教無類,但凡生靈,都可聞佛道。
佛教的勢力,也漸漸將觸手,伸向洪荒三界各處,無論天上,也無論地下。
其中最為矚目的一次,就是佛教往幽冥界中傳教,結果和冥河起了衝突。
那一戰,多寶便第一次在眾人面前,展現了其深得三教真傳的實力。
儘管冥河道人修為更深,但也難以勝過多寶,以至於多寶最後取出了聖人法器之後,冥河道人也只能打碎牙齒往嘴裡吞,躲回到了幽冥血海之中。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