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基初成,也該往丹心洞,請師尊指點了。”
陳勝立於蟄龍洞口,百丈神識如無形之網鋪開。
周遭草木的脈絡、巖縫中流淌的靈氣、甚至地底蟲豸的爬行軌跡,皆纖毫畢現地映照在識海。
他深吸一口氣,白色衣袍在山風裡微微拂動。
一步踏出,腳下並無法器依託,身形卻如憑虛而立的鴻鵠,朝著丹心洞的方向掠去。
築基修士的飛行,本就無需外物。
神識可以輕而易舉的捕捉氣流的微妙變化,甚至細微操縱。
丹田內的液態法力緩緩湧出,在周身形成一層無形的靈光,便可託舉著身形御風而行。
這與體修截然不同!
體修最擅長的是短距離爆發,如他此刻,若催動血罡,瞬息便可閃掠三百丈。
這般消耗卻不小,多用於搏殺時突破距離限制,避免被人放風箏,難以用於日常奔襲。
飛行初時,陳勝對法力與神識的配合尚顯生疏,身形偶有晃動,如同初學步的孩童。
但神識的妙用正在於此。
每一次失衡的瞬間,氣流的紊亂、重心的偏移都清晰反饋,法力隨之做出最精準的調整。
不過十數息,他的飛行便已平穩如舟,速度漸增,衣袂劃破空氣的聲響都變得均勻流暢。
途中,陳勝嘗試將一絲血罡融入身法,身影驟然化作淡紅殘影,“啵”地一聲消失在原地,下一瞬已出現在百丈外的雲端。
這般爆發讓他心中一動:
“神識既生,當修一門火行遁法才是,修仙界險象環生,奔襲逃命之術,必不可少。”
不多時,丹心洞那霞光繚繞的輪廓已映入眼簾。
“進來!”
剛至洞口,一道低沉的聲音便從洞內傳來。
陳勝應聲而入,甫一踏進門內,卻覺一股森然寒氣撲面而來,與洞外的暖意截然不同。
抬眼望去,只見金鼎之中,龍虛道人竟化作一條十丈赤蛟,正沐浴在翻騰的焰火之中。
蛟軀周遭尺許,籠罩著一層金紅色的火焰結界,無數玄奧符文在結界表面生滅流轉,宛如將一片火焰世界。
界內烈焰滔天,吞吐無窮熱量鎖在其中,甚至在界外凝結出淡淡的白霜,冷熱交織,透著詭異的威嚴。
陳勝心中劇震,腦海中瞬間浮現出一門道術的名字——“離火化界”!
這是《蛟龍覆海訣》中記載的三階秘術,能化世間萬火為結界,攻防一體,玄妙無窮。
師尊竟在修行此等神通,難怪洞外暖意融融,洞內卻寒氣逼人。
“拜見師尊!”
他壓下心中驚濤,躬身行禮。
火焰結界如潮水般向內收斂,赤色蛟龍身形淡化,龍虛道人恢復人形,緩緩睜開豎瞳。
神識如探照燈般掃過陳勝,他眼中露出一絲淡笑:
“不錯,築基了,速度倒是不慢。”
“尋為師來,可是為了擇法之事?”
陳勝拱手應道:“師尊明察秋毫。”
龍虛道人點頭,袖袍輕輕一拂,一枚赤色玉簡便如離弦之箭般飛出,懸浮在陳勝面前:
“拿著吧。”
陳勝伸手接過,神識探入的剎那,海量資訊便湧入識海。
這玉簡竟記錄了上百位修士築基後的修行軌跡。
功法名稱、核心特點、修行難點、法力特質,乃至他們最終的境界成就與失敗根由,詳盡得令人咋舌。
更讓他心頭一暖的是,這些修士竟全是火屬性下靈根!
顯然是師尊特意為他收集的。
陳勝連忙躬身下拜:
“師尊費心,弟子感激不盡!”
“好了,莫要作此小兒女姿態。”龍虛道人擺手示意他起身。
“為師再與你說透——天下功法,無非三類。”
“第一類,修成特殊的法力,既深厚又犀利,往往搭配威力驚人的術法,同階鬥法佔盡上風。”
“但這類功法進展緩慢,執著於法力特質、深厚,上境艱難,多為道途渺茫者所選。”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