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點聲,還沒走遠呢,聽到不好。”有同事勸告。
“事實如此,跟我說不說有什麼關係。”汪實不服氣道,“這筆爛賬只有及時止損,否則窟窿越來越大。”
葉向武呵斥道:“好了,認真做事。”
他也知道汪實說的是實在話,經營管理上的粗糙已然絕大風險,關鍵還有可能暗藏摸不透的文章,屆時化作拖垮青農發展的累贅,誰都擔不起責任,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不過這事不是他們說得算,甚至田秀禾都未必能一言而決。
因兩地相距不遠,葉向武等人沒打算留宿,想乘夜色歸去,不料橫生枝節,花建業帶著養殖場的職工們攔住汽車。
葉向武當即色變,喝道:“花建業,你想幹什麼!”
花建業梗著脖子:“葉主管,青農應該聽聽花英人的心聲,我們對養殖場傾注無數心血,懇請你們不要毀掉它。”
“這話打哪說起?青農發展可是真金白銀接手花英養殖場,好端端怎麼會毀掉它,你不要危言聳聽,趕快把路讓開。”
“別哄人了。”花建業悲呼一聲,“你們青農把花英當包袱,只想稱斤論兩甩掉,我們絕不答應。”
職工們整齊劃一附和:“絕不答應,絕不答應。”
調查小組全都臉色難看,尤其汪實,幾乎要哭出來,陷入深深惶恐,他以為是自己說的話被偷聽引發如此事端。
葉向武鎮定下來,沉聲道:“青農發展承擔花英養殖巨大負債轉頭把花英解散,花經理捫心自問,就這點廠房和裝置打包賣完能抵債嗎?誰的錢都不是大水淌來的,怎麼捨得這樣揮霍。”
花建業略微猶豫,旋即喊道:“光是保留不夠,你們還得救花英,讓它重新恢復生產,融入到青雲體系中,將來風風光光。”
原本被氣勢驚住的調查小組怒從心起。
汪實腦子一熱,顧不上看葉向武的臉色,吼道:“花英養殖場負債累累,你花建業就是罪魁禍首,沒有資格在這討價還價,還是回去好好想想自己的問題怎麼交代。”
場面有片刻冷寂,雙方彷彿都被這話鎮住,不知如何應答。
“養殖場是大家的,花建業只是總經理,一碼歸一碼,他交代他的問題,我們保衛我們的養殖場。”
“對,養殖場必須繼續經營。”
汪實刷得冷汗直流。
葉向武反而平靜下來,從容走進人群:“青農發展要全面瞭解養殖場的情況,所以調查工作會持續一段時間,最終如何處理,不光是青農發展一家的意見,還要跟貴縣交流,大家有什麼想法,不妨蒐集整合起來,統一交到鄉企局。”
他越走越穩,臉上更泛起笑容,用不大不小的聲音繼續道:“我們忙活一天就晌午對付一口,晚飯還沒吃,現在著急回家吃飯,兄弟姐妹們可否讓個路,咱們來日方長。”
養殖場職工一陣騷動,不約而同看向花建業,只見他額頭暴汗,囁嚅難言。
“事情還沒塵埃落定,花經理切不可做理虧之事,否則將來大傢伙面對面,非但對你不利,於養殖場前程同樣不好。”
“讓路。”花建業聲音嘶啞,“希望葉主管和青農同情鄉里鄉親不容易,大家也是想脫貧致富,只是我花建業沒有羅學雲一樣的本領,拖累了大家。”
葉向武微微點頭:“本地種田黃蔬菜,養田黃雞鴨,到青雲工作者不知凡幾,不說親如兄弟,也是守望相助,我們不可能不考量彼此的關係,只是花經理要明白,世事大不過一個理字。”
眾人登上汽車,司機立刻發動,眼看駛出廠區方才鬆口氣,汪實連連送上馬屁,誇獎老大英明神武,臨危不懼。
“差不多得了,該反省的錯誤必須反省。不過你喊的話倒不算錯,起碼指明矛盾核心,讓他們冷靜許多。”葉向武嘆道,“看來上市也沒那麼多好處,不好弄啊。”
青農發展確實兩難,花英養殖場比雞肋還麻煩,可話說回來,若不是真難,芒縣或者花英自己有法子起死回生,又何必當沉重包袱急求甩掉,只能說甘蔗沒有兩頭甜。
數日後,葉向武總結情況跟田秀禾彙報。
“花英養殖場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田秀禾問道。
“市場波動和管理問題。”葉向武解釋道,“速生家禽的育種技術掌握在外國公司手中,似花英這樣的養殖場使用商品雞雛追溯上去都是進口來的。
白羽肉雞由德意志安偉捷和米國科寶提供,白羽肉鴨用的是不列顛櫻桃谷,說起來還是人家引進燕京鴨繁育的,現在自己卻培養不出來,只能購買。
市場好養殖戶多的時候,祖代雞鴨就漲價,直接吃掉許多利潤,而後產量大增,光靠本地市場消化不了,像花英就是把很大部分拿出來出口創匯,這也是芒縣很在意它的原因。
金融危機重創出口市場,訂單腰斬,等同宣判花英死刑,它的鏈條轉不動,就開始減產下滑,偏偏管理上還有諸多漏洞,大概花建業腦子裡對規模化的理解就是一隻雞賺多少錢,一萬隻雞就能乘以一萬倍,根本不知道規模集約是為了降低固定成本投入,用科學合理的方式保障安全生產。
連番打擊之下,花英一蹶不振,就成現在這個模樣,開工沒錢,產品缺訂單,還欠著一屁股債,職工精氣神頹喪。”
田秀禾訝然道:“速生禽苗這麼貴?青農的田黃家禽也是獨一份,怎麼價格公道都買得起,老外還是黑心。”
這算是附加題,好在葉向武功課做得紮實,回答從容不迫。
“速生家禽育種市場比較集中,剛才說的安偉捷和科寶,它們加起來佔據全球白羽肉雞祖代雞苗的九成份額,並且技術壁壘高,後來者要解決生長速度、飼料轉化率、抗病性等等問題,不僅需要大量資金,更得漫長週期,根本沒有平價的必要。
我們田黃禽苗平價的原因比較複雜,一來青雲踐行公司加農戶的助農模式,能從養殖、加工、銷售多環節綜合獲利,不需要死摳禽苗一環,二則笨雞笨鴨生長週期長,不適合規模養殖,沒有成規模的養殖公司競爭,傳導到禽苗價格自然漲不起來。
最後就是田黃禽苗沒有形成白羽雞鴨那種清晰明瞭的三級把控模式,同行可以效仿學習,農戶也可以自繁自育,雖然效果差一點,總是勉強能用,而白羽雞鴨不用真不行。”
“怎麼把控的,雜交?”
“對,祖代雞每個品系只出售公或者母交錯,以父母代產生商品雞雛,不但雜交基因無法穩定遺傳下一代,還能限制繁育數量,保證產蛋週期內不可能培育太多雞雛,可謂精打細算,步步約束。”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