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軍神

第26章 易首邀酬

睢陽的流民越來越多,城內外治安也每況愈下,在墮落與生存之間,很多人選擇了生存。

他們為了一點點食物,為了不被餓死,很多人串聯在一起,成為盜賊。

才開始只是在路上劫取一些財物,後來,他們嚐到了甜頭,甚至敢去攻打一些小的村莊,以及富戶的鄔堡。

這些人從才開始的只是劫財,並不傷人,到現在的殺人放火、姦淫擄掠,樣樣都做。

他們在貧窮中墮落,在墮落中瘋狂,人性的美德就這樣一點點的被蠶食。

整個睢陽的人們都人心惶惶,初時還有些善良的富戶賙濟流民,現在卻對他們避之如蛇蠍,就連官府為了社會安定,也開始驅逐流民。

流民被驅逐,為了生存只能成為強盜;官府懼怕流民成為強盜,對於他們的驅逐更是變本加厲,如此一來,就形成惡性迴圈。

流民眾多,盜賊蜂擁四起,官府給予擊殺盜賊的賞錢卻越來越少,由原來殺一賊獎勵5萬錢,到現在只獎勵1萬錢。

雖然如此,還是有很多豪強率領家奴,專門殺賊領賞。

說是賊人,其實只是一些三餐不繼、手無寸鐵的百姓,他們遭遇擁有精良裝備的豪強家奴之後,要麼變成一顆血淋淋的的頭顱,要麼成為俘虜。

這些日子,陳旭變得非常沉默,經常一個人在院子裡發呆,有時候還會在睡夢中驚醒,醒來之後,渾身冷汗淋漓。

他心中感到恐懼,不是為自己恐懼,而是為了這個民族的未來。

亂世還未來臨,就有如此多的漢人死去,他想到了即將到來的黃巾起義,想到了連綿幾十年的諸侯混戰。

他似乎看到了無邊無際的屍體,看到了被染紅的大地與河流……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華夏名族的元氣,就會在這樣的內耗中,一點點被磨滅……

“如果沒有這場內耗,就不會有五胡亂華吧?”

獨自一人的時候,陳旭經常這樣問自己。他對歷史不太瞭解,不知道從漢末到統一,中原大地究竟埋葬了多少同胞的屍骨,也不知道五胡亂華的根源,是否從漢末就開始埋下。

他同情那些無家可歸的流民,也憐憫那些因為無法生存去當盜賊的人們。但是,陳旭只是一介平民,他沒有更多的能力去幫助其他人。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陳旭只想透過自己的努力,讓陳家村的族人們,能夠在亂世之中有一塊立足之地。

“大郎,這幾****為何悶悶不樂?”

典韋雖說每日打熬力氣,勤練武藝,卻也看出了陳旭心事重重。

陳旭並不答話,起身拿起他繳獲的那杆長槍,在庭院之中瘋狂的舞動著……

不知何時,橋玄已經來到此地,見陳旭停止舞槍,出聲說道:“你的槍法,暴露了你內心的焦躁。”

抹了一把臉上細密的汗水,陳旭走上前,澀聲問道:“橋公,災荒四起,百姓毫無活路,或為流民、或為盜匪,屍骨露於野,死者何其多?我大漢為何會如此模樣?”

在後世,漢朝一直是強盛的代名詞。

一提到秦漢時代,很多華夏子孫都滿臉驕傲。然而,真實歷史上,百姓的生活居然會艱難成如此模樣。

微微一嘆,橋玄緩緩說道:“現在看到的,只是是滄海一慄,你若見得多了,就會麻木,也不會如此悲天憫人了。”

“永興元年,整個大漢國有三分之一的郡縣遭受水災、蝗災,幾十萬戶傾家蕩產,流亡在外,各地都有易子相食的慘狀。”

“延熹九年,我們所居住的豫州發生大饑荒,因飢餓而死者十有四五;及至靈帝時,更是‘河內人婦食夫,河南人夫食婦。’”

“相比而言,你如今所見到的事情,又何值一提?”

“這些事情我都親眼看過,初時我亦如同你這般,想要去改變什麼。然而,一次次的失敗,讓我感到絕望與麻木。”

陳旭聞言,呆立當場。

典韋亦是不語,他亦出生貧寒,見過的事情卻遠比陳旭多,雖然同情這些百姓,但更多的卻是先想到自己該如何生活下去。

橋玄看著陳旭,搖了搖頭,說道:“現在的你,幫不了他們什麼。而且不要忘了,我傳你兵法,是希望你能馳騁沙場,安邦定國。”

“你的心亂了,這樣卻是不行。”

“為將者,切不能有此婦人之仁。若為一軍主帥,可以‘仁’,卻不能‘慈’。孰不知‘慈不掌兵’?”

“以後你的敵人,亂民、盜匪、叛亂,都可能會有,對於他們,只有弓箭與長矛,死亡與鮮血,才能成就自己的輝煌。”

“一將功成萬骨枯,為戰之故,犧牲在所難免。屆時,被犧牲的甚至不是這些素不相識的百姓,而是與你朝夕相伴的將士,此事汝當謹記。”

橋玄覺得陳旭各個方面都很不錯,只是太過單純,有些婦人之仁。

而這些,正是為將者的大忌。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