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軍神

第89章 必敗論

他既然決意造反,對於王莽這個前輩,自然是細細瞭解了一番。

王莽為西漢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員,其人謙恭儉讓,禮賢下士,在朝野素有威名。

西漢末年,社會動盪不安,王莽被朝野視為能挽危局的不二人選,被看作是‘周公再世’。後來,他代漢建新,建元‘始建國’,宣佈推行新政,史稱‘王莽改制’。

王莽統治的末期,天下大亂。新莽地皇四年,更始軍攻入長安,王莽死於亂軍之中。

陳旭說道:“王莽正是看到了土地兼併的壞處,才決意改革。他廢除土地私有制度,將其收歸國有,不允許人們私下買賣。”

陳旭講到這裡,張角突然插言道:“我對王莽其人有些瞭解,知道正是因為他的改革,才使得他所建的王朝走向敗亡。”

“聽文昭的語氣,似乎對王莽新政頗有推崇。他的這個新政,難道能解決土地兼併的問題?不知文昭可否為我講解一番?”

聽到張角的話,陳旭感覺有些牙疼。

他前世喜歡看小說,每本書的主角,往往都是說出一大堆話,就能忽悠大堆謀士、猛將為他效命。為什麼到他這裡,卻總是被問得啞口無言?

他前世對於王莽的理解,只是曾聽過有人戲言,說王莽可能是個失敗的穿越者,這才進行社會主義改革。

直到認識王延以後,他才從王延口中,得知了一些關於王莽新政的具體內容。他前世雖然不是什麼大人物,卻也知道當時的制度,正是土地收歸國有,不得私下買賣。

可以說,他雖然知道這個政策是好的,卻有些‘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所以,他只好禍水東引:“我雖然比較推崇王莽新政,但是對於新政的具體內容,瞭解的遠遠不如王君閣多。王君閣乃王莽後人,大賢良師若是對新政有興趣,不妨向君閣兄詢問。”

他生怕張角繼續發問,只好轉移話題,說道:“我們現在扯得有些遠了。”

“末將先是舉出了商鞅變法的例子,而後又舉出了王莽新政的例子。末將本意,並非是為了談論改革,而是為了談論黃巾軍的未來。”

張角、張梁兩人肅然而立。

他們雖然不知道這兩次變法,與黃巾軍有何關係。但是陳旭思路清晰,言語流暢,並不像是一個無故放矢之人。

兩人一直等待著陳旭的後話,現在聽到他這麼說,知道陳旭準備開始講黃巾軍的未來了,都用心傾聽起來。

陳旭侃侃而談:“商君也好,王莽也罷,他們的改革,都觸動了一部分人的利益。”

“商君有秦孝公的支援,尚且變法如此艱難;王莽篡位,大權在握,仍是落得一個悽慘的下場。兩位將軍有沒有想過,這是何故?”

不待二人答話,陳旭繼續說道:“不為其他,只是因為階級中的矛盾罷了。”

‘階級’這個詞語,在這個時代,可是一個比較新穎的詞彙。好在這個詞的詞面意思比較好理解,張角兩人雖然感覺新奇,卻也沒有理解障礙。

“商君變法,引發了百姓以及新貴族,與老士族之間的矛盾。王莽新政,更是引發了無家可歸的流民,與所有豪強富戶的矛盾。”

“商君變法的成功,固然有秦孝公的支援,但是他最堅強的後盾,卻是新崛起的貴族與秦國百姓。”

“反觀王莽,他的想法雖好。但是他下達的政策,卻要剝奪整個國家所有的私有土地。如此一來,利益受到侵害的人,更是包括世族、豪強、以及富戶。”

“王莽的敵人如此強大,焉有不敗之理?”

“反觀現在的黃巾軍,我們的敵人,甚至要遠遠超過當初的王莽。”

“我們每攻破一處,都會劫掠當地豪強大戶,這就為我們樹立了第一個敵人。世家大族,他們是現階段國家的統治者,高高在上。黃巾起義,亦是觸犯了他們的利益。”

“除此之外,我們最大的敵人是漢室。大漢雖然腐朽沒落,但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它強大的力量,遠非現階段的我們所能抵擋。”

“我們現在的敵人,有漢室、世族、豪強、富戶。樹敵如此之多,黃巾焉能不敗?”

ps:這章不太好寫,發的有點晚。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