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對於岳父的稱呼,都是叫做外舅,或是婦公。陳旭剛說把他外舅遺體挖出來,就是想要挖張角的墳墓。
看到張玲的臉色,陳旭連忙解釋道:“小君切莫誤會。”
“外舅與人公將軍,都是黃巾軍中的大人物,若是哪日廣宗叫官兵攻破,他們豈不會掘開墳墓,侮辱死者遺體?”
“所以我才想尋找一個僻靜之處,而後派遣心腹,將外舅與人公將軍秘密安葬。而且還不能為兩位長輩立碑,免得官兵尋到。”
張玲聞言,這才豁然驚醒。
她連忙起身,向陳旭躬身施禮,輕啟紅唇:“若非君思考周密,妾恐誤大事。方才誤解與君,還望君能夠多多見諒。”
陳旭並非小氣之人,如何會因為這事怪罪張玲?
而後,雖然張梁的葬禮辦得轟轟烈烈。但是他與張角真正的屍體,卻被陳旭心腹尋到一個隱蔽的深山中,悄悄安葬了下來。
待城中諸事安定下來以後,陳旭就找來了軍中的將官,商議黃巾軍日後的發展戰略。
眾人意見不一。
有人認為,黃巾軍應該以廣宗為據點,先擊潰皇甫嵩,再攻打附近郡縣,而後構建太平世界,實現大賢良師的理想。
這個想法是好的,然而理想卻是殘酷的。
先不說能否擊敗皇甫嵩,就算是黃巾軍能夠獲得暫時的勝利,漢室還會不斷排程兵馬前來圍剿。
所以,以廣宗為據點這個提議,被陳旭毫不猶豫的否決了。
第二個提議,是那些曾經受過張角囑咐,讓他們把陳旭、張玲,安全護送到泰山山脈,而後等待天下大變的人。
他們堅信大賢良師的戰略部署是正確的,強烈要求前往泰山。
說實話,陳旭一直也有這個打算。就目前而言,黃巾軍除了躲進山中,貌似已經沒有了很好的退路。
然而,支援第三種觀點的黃巾軍也不在少數。他們說,下曲陽的地公將軍仍然還在,自己這些人應該北上下曲陽。
就連張玲也有這個想法。
其實,她也贊成第二種提議。但是,她的父親、三叔已經去世,只剩下一個二叔。
若是廣宗黃巾軍不北上的話,張寶戰死也是遲早的事情。對於這個最後的長輩,張玲放心不下。
眾人激烈爭論著,陳旭卻呆在一旁,皺著眉頭思考。
說實話,他投奔黃巾的目的已經達到,現在更是娶了張角的女兒。日後若是起事,有了這重身份,招攬黃巾將變得非常輕鬆。
他在心裡思量著北上的得失。
上次來救援廣宗,他是真得不願看到,廣宗的黃巾軍悲慘的死去。
但是,張寶雖然是張玲的叔父,陳旭卻從未見過他,而且他也沒有見過下曲陽的黃巾軍。
沒有感情基礎的情況下,讓陳旭冒著生命危險,前去救援下曲陽,這就有點強人所難了。
良久,當他想到歷史上,曹操明明知道自己必敗,還要率軍前去追擊董卓。而後以幾千兵力的損失,換得天下士人的尊敬之時。
得失之間,陳旭頓時有了計較。
“救,一定要救!哪怕最終不能救出張寶,這個姿態也一定要做出來。”
‘名’的作用,真是妙不可言啊。有名望的人,藏在深山有人請;沒名望的人,主動投靠無人要。
特別是作為一個集團的主公,名聲的作用更是巨大無比。
陳旭若是隻仗著張角女婿的身份,雖然能夠使得一部分黃巾軍投奔,但是想要讓他們從心底敬佩自己,卻仍要下很大功夫。
若是他能夠先救援廣宗,再救援下曲陽,而後再與官兵的交戰中打幾場勝仗。
到時以他的名望,肯定能夠吸引無數黃巾軍前來投奔。
想通這一切,陳旭心中已經有了定計。
ps:終於一百章了,感覺心裡有種莫名的興奮。下週五《軍神》就要上架了,到時候估計也有33w字了,這個字數上架,在歷史小說中,已經算是比較晚的了。到時候希望各位書友能夠支援一下。這本書能夠走多遠,不是靠我,而是靠書友們的支援。這是保底第二章,晚上還有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