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司馬氏並無太大罪過,縱然有族人參與謀反,也完全能夠撇清關係。
陳沫的所作所為,完全是在屠戮忠臣,手段又極其殘暴,乃是不擇不扣的劊子手。
陳沫雖然不在意名聲,可是陳政卻不得不為他考慮,只能退而求其次,暫時將陳沫流放到幽州。
陳沫退去了。
房屋之內,陳政小心翼翼拿出了一個小冊子,看完裡面的內容以後,臉上覆雜之色越加濃烈。
“父皇你的擔心多慮了,縱然沒有你的交代,我也不會放過司馬仲達,更不會因為阿沫的舉動,就遷怒於他。”
陳政站起身來,推開窗戶遙望天空,眼神有些深邃。
這個剛剛及冠就鎮守益州的男人,又豈是好相與之輩,陳沫與姜維的種種舉動,其實都在他的把握之中。
“仲達,你我兄弟一場,所以我不殺你。”
“可世家必須被遏制,司馬氏必須被清洗,我只能借助阿沫之手,將你除去。”
“若是沒有揹負大秦這個枷鎖,我們一定會成為最好的朋友,可是人在其位,有時候卻是身不由己。”
陳政的背影,顯得有些蕭瑟。
又有誰知道,這個看似溫厚的帝王,心中又有著怎樣的野望,城府究竟又有多深。
也許正如陳旭所言那般,他自己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的統帥,卻沒有辦法成為一個優秀的帝王。
相比起陳旭,陳政更適合當一個開國皇帝,他身上也具備開國皇帝的所有條件。
司馬氏的滅族,在朝中以及整個大秦,都引起了軒然大波。
毫無疑問,陳沫被推到了風頭浪尖。
大秦陛下下達命令,革除陳沫一應職位,並且將其流放到遼東苦寒之地。
這些年,大秦燕王殿下,與徵北將軍鄧艾,一直領兵駐紮遼東。
兩人合力東伐高句麗,西擊烏桓,南取遼東半島,越海取膠東半島北部的東萊諸縣,開疆擴土。
陳駿更是招賢納士,設館開學,廣招流民,開墾土地,威行海外,使得北方異族盡皆臣服。
曾經被稱為苦寒之地的遼東,現在也成為了豐饒肥沃的土地,人口也越來越多。
當陳駿得知,陳沫被流放到遼東的訊息以後,自然是又驚又喜。
驚的是陳沫居然會被治罪,喜的是終於要與自己兄弟相見,陳駿自然非常開心。
陳駿安排了盛大的宴席,為陳沫接風洗塵。從此以後,陳沫就安家在了遼東。
陳沫抵達遼東的第三個月,擺下宴席宴請陳駿、鄧艾。
酒席之中陳沫摔杯為號,數百刀斧手魚貫而出,在陳駿目瞪口呆之中,將鄧艾砍成肉泥。
陳沫當即拿出聖旨,道:“鄧艾勾結異族,目無天子,圖謀不軌,某特奉陛下命令斬之!”
陳駿氣得瑟瑟發抖,可是想起了自己父親臨終的交代,最終只得憤然拂袖而去。
陳駿雖然氣憤,卻也知道鄧艾這些年,在軍中頗有威望。
如今鄧艾不明不白被陳沫殺死,他若不起兵鎮壓,恐怕會引起大亂。
遼東烽煙再起,只不過剛剛冒起了一縷青煙,就被陳駿、陳沫兄弟二人撲滅。
就這樣,陳沫離開長安半年之久,又因為斬殺叛將鄧艾立下功勞,陳政再次下達詔書,將其召回長安。
臨走之前,陳沫對陳駿說道:“我此次前來,就是為了觀察鄧艾,見此人果真有些居功自傲。”
“他雖然沒有露出反心,卻也在遼東以及異族之間威望甚高,大秦不需要他了,所以鄧艾必須死。”
“阿沫所作所為,還望兄長能夠理解。”
陳沫離開了,陳駿卻是有些悵然若失,對於鄧艾也感到了深深的愧疚。
也許鄧艾性格果真有些問題,可是陳駿卻敢以性命擔保,鄧艾絕對沒有絲毫反心。
然而,縱然愧疚又能如何?
黃初九年,西涼王陳艾遠征西域,收服、覆滅大小異族二十三部,獲得俘虜、牛羊不計其數。
西涼王勇武過人,使得蠻夷畏懼,紛紛上表臣服大秦。
黃初十一年,西涼王陳艾返回長安,放棄了顯赫的地位,想要做一個閒散王爺。
蒲坂城外,一襲青衣的陳艾,帶著幾個孔武有力的隨從,在官道上緩緩走著。
陳艾今年已經四十一歲,卻仍舊顯得非常年輕。
“父皇,你當初很多次跟我說過,自己想要過著平凡的生活,踏遍華夏的每一個地方。”
“如今,我就繼承你的意志,放下所有軍務,走遍整個大秦吧。”
陳艾騎在戰馬上,眼神有些飄忽。
“公子,前面有個村落,我們去討點水喝吧。”
陳艾舉目望去,看到村口有一顆高大的白楊,就對隨從說道:“你去吧,我在樹下乘涼。”
陳艾來到白楊樹下,看到一個與自己差不多年齡的男子,也在那裡乘涼。
男子看到陳艾以後,朝他微微笑了一下,而後仍舊坐在樹蔭下,目光不停朝村口方向望去。
陳艾覺得有些奇怪,差人打聽了一下,才知道其中緣由。
這個男子的父親,當年在諸侯攻打關中的時候戰死,他母親就每日守候在楊樹下,直到死去的那一日。
而這個男子的母親,叫做春草,他的父親叫做邵箕。
男子家中現在比較富裕,他自己沒事的時候,也喜歡坐在楊樹下面,重複著自己母親的動作,緬懷一下自己去死的雙親。
陳艾聽完這個故事,感覺心中有些發酸。
陳艾最終走了,帶著幾個隨從,沿著陳旭當年的足跡,想要緬懷自己的父親。
在晉陽城不遠的村中,他又聽到了一個獨臂老兵的故事。
根據當地人傳聞,這個獨臂老兵叫做吳迅,當初還擔任過大秦太祖武皇帝的親衛。
只不過,後來在戰場之上,為了保護大秦太祖武皇帝斷了一臂,這才定居於此。
當然,這種傳說究竟是不是真的,卻也無從考究,只不過吳迅後人卻非常篤定,並且以此為榮。
陳艾再一次離開,他走過很多地方,聽過很過關於自己父親的事蹟。
而現在的陳旭,在大秦百姓心中,已經成為了神一般的存在,百姓們口口相傳,太祖武皇帝親自指揮的戰爭,從來沒有失敗過。
故此,百姓又給了他一個稱號,那就是‘軍神’,世間也流傳了許許多多,關於太祖武皇帝以少勝多,絕地反擊的戰例。
總而言之,現在的陳旭,已經成為了一個傳說,一個崛起於草莽而自強不息,做下許多可歌可泣英雄事蹟傳奇人物。
更有人整理了關於陳旭的平生事蹟,將其寫成了一本書,命名為《軍神傳說》,雖然很快就被官府查封,卻也在私底下流傳了出去。
軍神去年三月份上傳,現在剛好過了一年半時間,一共寫了三百萬字,今天終於完結了。心裡有很多話,卻感覺無從說起。
只能說,感謝有大家的一路陪伴,才讓我將這本書寫完,也感謝每一個看正版書友,讓我有動力寫到現在。
一個故事,終究有結束的時候,心中雖然不捨,卻也要跟大家說再見了。
新書《春秋儒俠》,已經有八萬字了,伸手向大家求收藏、推薦票,軍神是一個結束,儒俠又是一個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