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2002:自由系巨星

第5章 和美女同桌的一個交易

2002年的網咖還沒限制未成年人進入,至於哪一年頒佈的規定,陳然具體也不記得了。

總之這個年代的網咖,你隨便進去哪一家,入目的便是成群的未成年學生在瘋狂地玩著《傳奇》,也有不少社會青年,整個房間是煙霧繚繞。

陳然自然不是為了玩《傳奇》而來,他需要查一些資料。

這個年代百度已經出現,而且還沒有一些無良廣告,是許多網民查閱新聞的首選。

不過網咖裡實在是太吵鬧了,這幫“傳奇”玩家殺得天昏地黑,時不時口吐芬芳,幾句話不離“三字國罵”,陳然乾脆帶上耳麥。

陳然在上輩子的大學四年裡,因為參加過網球社團的緣故,對網球比賽的分類也有所瞭解。

網球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這個世界上所有有價值的網球比賽,無論是成年的,還是青少年都是由ATP(職業網球協會)和ITF(國際網球聯合會)所舉辦。

這也意味著無論是成年,還是優秀的青少年選手都會以參加這些賽事為目標,以獲得積分和獎金。

華夏的網球協會和當地體育局也會主辦一些網球比賽,意在推廣網球運動,但因為沒有積分的關係,吸引力有限,只有一些華夏本土的選手才會參加。

關鍵點就來了,任何組織都會在權力範圍之內來增加自己的存在感。

網球協會和當地體育局主辦的比賽雖然沒積分,但可以辦運動員證書啊,比如國家級運動員和省級運動員。

這裡面的水分可大了。

有些人是真有實力的,有些人是濫竽充數的。

比如陳然那位同學蔣傑,的確是真刀真槍從全省的初中生運動會脫穎而出,從而被認定為省級運動員。

但也有人的實力沒那麼強,但因為選對了賽道,在一個並不怎麼卷的專案裡獲得了名次,從而被認定為國家或者省級運動員,保送重點高中或者大學。

比如網球,就是一個不怎麼卷的專案。

這不是十餘年後,李娜奪得了大滿貫,整個華夏學網球的人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冒出,數量也呈現爆發式增長。

在這個年代學網球的人並不多,基本都是圈子裡的。

一些是運動員的子女,一些是經濟條件不錯的業餘愛好者子女,還有一些體育局裡官員的子女,不少會選擇這個比較寬敞的賽道。

不過這種情況一般只會發生在一二線的城市,像陳然的家鄉東洲市只是一座三線城市,還接觸不到這個層面。

陳然直接跳過了團隊專案,只看個人專案。

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青少年的比賽裡獲得前四名,就是省級運動員。

在全國青少年的比賽裡獲得前四名,就是國家級運動員。

至於更上面的,還有運動健將和國際級運動健將,前者保送重點大學,後者保送985大學,不過這不是此刻的陳然該關心的。

這時候,有一條新聞躍入了陳然的視線裡:寧洲市青少年網球錦標賽即將舉行,歡迎廣大青少年踴躍報名。

舉辦單位:華夏網球協會和寧州市體育局。

賽會的前四名,將會獲得省級運動員的認證。

寧洲市就在東洲市隔壁,準一線的副省會城市,而車程也就一個半小時,20分鐘一班,一天之內足夠來回。

“這週末報名!”

“下週末就要比賽!”

“報名費200元!”

陳然暗罵了一句,這報名費還真他媽貴,估計能卡主不少囊中羞澀的人。

如今的華夏,可能只有一些大學有網球隊,而無論是初中還是高中都不太可能有網球隊。

許多學生在大學之前,也不太可能接觸到網球,所以會去報名的都是以個人名義,而非以學校名義。

所以這則新聞看似向全國的網球愛好者招募,但其實圈子非常小,想必都是一些圈內人的子女去參加,競爭那四個省級運動員的認證名額。

陳然悄悄開啟屬性面板,技術屬性是53點,而有待挖掘的潛力值是15點,至於精神屬性則是62點,潛力值還有16點。

技術屬性60點,是業餘和專業之間的分水嶺。

大多數人因為教練水平、訓練條件,以及自身天賦的限制,很難跨過這個門檻。

系統提示你剩餘的潛力值越多,各項屬性的上限就會越高。

這就好比一個可以考100分的學生,正常發揮是在95分左右,而一個能考90分的學生,正常發揮只能在85分左右。

陳然點開身體屬性,裡面包括力量、爆發、速度、反應、耐力、柔韌等各種分項;而點開技術屬性,裡面包括髮球、回球、正手、反手、網前、預判;精神屬性則是戰術、專注、韌性、關鍵球等等。

“在剩下的幾日裡,要抓緊一切時間訓練。”

他仔細研究了一會兒,便關掉屬性面板,取出隨身攜帶的水筆和小紙條,將報名時需要的一些注意事項一一寫在了小紙條裡。

做完這些後,陳然又點開入口網站,默默瀏覽著一些新聞。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