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然還不滿十七歲,甚至離年滿十七週歲還有半年。
或許他很難打破張德培的記錄,成為最年輕的大滿貫冠軍,但陳然也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專屬記錄—最年輕的巡迴賽冠軍。
在他視線所及之處,那些華人觀眾舞動著五星紅旗,激動地蹦蹦跳跳。
陳然的體能教練謝爾蓋也從看臺上下來,激動地喊著:“陳,無論你在大滿貫的成績如何,這一次的大洋洲賽季無疑都是成功的。”
“不,你錯了……”陳然和他拍了拍手掌,“巡迴賽的冠軍如果連大滿貫正賽都進不了,我一定會被群嘲的。”
因為新浪等入口網站的小編為了博取關注度和流量,往往會取一些非常誇張的標題。
在他們筆下,陳然只是一個網壇新星卻被吹捧成了好像成名多年的網壇天王一般。
於是,網際網路上的陳黑就應運而生了。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你火了,出圈了。
比如如今的網路上,凡是有姚名的新聞,必然有一群姚黑在興風作浪。
NBA的賽季非常漫長,姚名的表現稍有不好,那群姚黑就會聞風而動。
好在陳然自參加職業比賽以來,一直保持不敗。
即使在競爭殘酷的ATP巡迴賽上,陳然也是一路過關斬將,最終問鼎冠軍。
那些潛伏在網路上的陳黑一直找不到機會,要是陳然真因為大意沒進澳網正賽,那群黑子不就開心地過年了?
“對,正賽是必須的!”周遠聽了,也附和道,“如果陳然沒進正賽,無論央視還是我們《體壇週報》,擺出這麼大的陣仗,有點興師動眾了。”
坦誠地講,大夥兒連稿子都準備好了。
只要陳然一進正賽,就立即發稿。
“大滿貫正賽,新的歷史!”
陳然輕嘆一聲,即使自己剛贏得了巡迴賽的首冠,但這壓力依然如影隨形。
他在結束央視專訪後,又接受了《體壇週報》的訪問。
內容是大同小異,諸如心情、感受,以及對未來的憧憬等等。
最後,陳然和《體壇週報》的記者意味深長地互望了一眼。
陳然微微一笑,打趣道:“週記者,就麻煩你給你們《體壇週報》的主編帶個話,得給我們網球多設幾個版面啊。”
對方也是心領神會,笑道:“你都這麼說,我肯定會帶話的。”
在世紀之交,各大運動專案都在搶佔華夏市場,尤其是搶奪那些年輕的學生群體。
這個龐大的市場,你不去佔領,別人就會去佔領。
必須要有危機感啊。
在接受完採訪華夏記者的採訪後,陳然正準備走回更衣室。
一些外國記者還想對陳然來一個專訪,大聲地呼喊著。
“陳,請接受下訪問!”
“陳,你慢點走!”
陳然笑著非常和藹可親,同時還友好地對著他們招了招手,還舉著大拇指,但他沒有絲毫留下接受專訪的打算。
“我的身體很疲勞,非常抱歉!”
“以後還會有很多機會的……”
老子真不想和你們這些人瞎扯,然後回答一些毫無營養的問題來浪費時間。
迎著過道兩旁觀眾的歡呼聲和掌聲,陳然頭也不回地走入了通道。
他是急著回更衣室進行沐浴,渾身都是汗水,真得難受。
稍後組委會舉辦了官方慶功宴,這是ATP規定必須要參加的社交場合,好在吃飯是自願,更不用敬酒。
陳然只需穿著禮服,拿著獎盃,擺弄好笑臉,讓記者們拍一些照片即可。
理論上冠亞軍都得參加,但斯里查潘的心情顯然很糟糕,非常乾脆地缺席了這次宴會。
結果是ATP官方會對斯里查潘進行罰款,金額是1000到2000美金不等。
反正斯里查潘也不差錢,寧願被罰款也不願意受這個氣。
夜深,陳然返回下榻酒店的時候,已經快十二點了。
網球作為個人運動,一些無關的社交應酬,陳然是能推就推,反正也不會有協會領導過來,語重心長地跟自己說:這個不能拒絕,那個不能拒絕。
此刻,陳然還是沒什麼睡意,便開啟了電腦,登上自己的QQ,準備上網衝浪一會兒。
他主要想看看一些關於自己的訊息。
自己這次奪冠的新聞,不止上了體育版的頭條,還上了入口網站的首頁。
顯然,這個冠軍在國內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這便是世紀之交啊,只要有運動員在華夏人非強勢的運動專案裡獲得突破,就容易引起媒體和網友的熱議。
尤其是網球運動在世界上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和關注度。
如某一個網友所說,天天看我們華夏拿乒乓球、羽毛球冠軍,都已經審美疲勞了,終於來了一個新鮮的專案。
“陳然牛逼,下次拿個大滿貫!”
“小編,雖然你的吹捧很肉麻,但這次陳然拿冠軍了,老子就不罵你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