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當年夢見一神女,名曰“焰靈姬”,樣貌神態與師師姑娘一般無二,故而脫口而出,冒犯之處,還請師師姑娘見諒。”
“顧公子這說辭倒也……別緻!”
李師師自幼生長在紅塵之地,什麼樣的男人沒見過,什麼樣的謊話沒聽過,自然不會信顧誠的鬼話。
這時,兩個婢女託著托盤進來,在一張矮几上擺放幾個小菜糕點,以及一壺酒。
這一打岔,倒也緩解了被李師師聊死的開場白。
“顧公子,請!”
李師師芊芊玉手一伸,而後扭動腰肢擺動渾圓臀部走向矮几,示意跟來的顧誠先落座,接著在他對面跪坐下來。
李師師伸手酒壺,顧誠搶先一步抓起酒壺,為二人面前的小小酒盅滿上酒,說道:“師師姑娘肯接見在下,在下感激不盡!”
“公子大才,奴家豈敢不拜見!”李師師話鋒一轉,問道:“只是奴家不解,為何公子所作詩詞,能切中奴家心扉?”
若是早兩日送來此詩,李師師只會覺得這詩寫得好。
要不是剛經歷了趙官家提起褲子決絕而去,李師師也不會被切中心扉,認為這首詩是為她量身定做的。
納蘭性德這首詩的後四句,說的是李隆基和楊玉環的山盟海誓猶在耳邊,卻又最終作決絕之別。
特別是後一句說出了李師師的心聲:楊玉環是貴妃,唐明皇和楊玉環恩愛幾十年,可我呢?在你眼裡不過是一青樓女子,想上抬腳就來,提起褲子就翻臉無情。
顧誠一聽到李師師這話,就知道要遭。
顧誠看歷史,除了對猛將名臣感興趣外,對名妓也很有興趣,如蘇小小、李師師、柳如是、陳圓圓等。
史料中,趙佶聽了皇后的勸諫,在長達一年的時間裡不去找李師師。
只是哪一年,顧誠沒有印象了。
結合水滸,宋黑廝來汴京時,趙佶還是跟李師師如膠似漆,顧誠便不認為是現在。
哪能想到,就發生在這兩天。
直娘賊的,早知道就應該一到汴京,就來找李師師。
顧誠卻不知道,要不是趙佶決絕而去,納蘭性德的這首詩也切不中李師師的心扉。
那麼李師師有趙佶這個大金主,會不會見顧誠還真不一定。
顧誠的心頓時涼了半截,這要是趙佶真的一年不來,那直接見趙佶這條路也就堵死了。
李師師見顧誠不答話,反而一臉沉思的樣子,不由得笑道:“顧公子是否又在想什麼……別緻的說辭呢?”
顧誠搖頭嘆道:“其實,這首詩不是在下所作,只是認為師師姑娘會喜歡,故而當了回詩壇大盜。”
“哦,顧公子倒是快人快語!”
李師師真沒想到,顧誠會直截了當地說這首詩是剽竊而來,不免又問道:“那請問顧公子,此詩是哪位大才所作?”
“一個金國才子,名叫納蘭性德,可惜,名不經傳也已英年早逝。”
“哎呦,那太可惜了,不能一見!”李師師隨後又問道:“這位納蘭公子既然名不經傳又英年早逝,而且還是金人,顧公子如何得知?”
“實不相瞞,在下乃燕地逃人,前些年跟隨叔父時常往還於遼東,與納蘭兄相識相交,他的後事,還是在下操辦的。”
李師師對這話倒是信以為真,不免扼腕嘆息:“天妒英才,天妒英才!”
顧誠抱拳道:“師師姑娘,在下有一事相托!”
李師師看向顧誠,淺笑道:“顧公子可是要奴家傳播此詩時,署名納蘭性德?”
顧誠朝李師師豎起大拇指,讚道:“師師姑娘冰雪聰明,在下正是這個意思!”
李師師看著面前這張帥氣逼人的臉,也不免稱讚道:“顧公子若以此詩傳世,必能在詩壇上佔居一席之地,而顧公子卻棄之如敝屣,奴家佩服。”
顧誠嘆道:“錢財好偷,他人腹中墨水,卻是偷不來的,在下不才,卻也羞於做沽名釣譽之徒!”
“顧公子真乃實誠君子也,奴家敬公子一杯!”
一杯酒飲下,李師師美眸流轉,問道:“顧公子從燕地而來,恐怕不是單純地見奴家吧?”
李師師見顧誠在她面前,雖然也翹過尾巴,但眼神中的讚賞多於飢色,言語之中沒有挑逗之意,更無輕浮之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