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開局帶走扈三娘

第207章 陳兵燕雲

此番奔襲直取易州,是銀術可向陛下主動請纓的。

直插燕雲後方奪取易州,不但能震懾遼國最後的精銳力量,還能促成各路使者對遼國各將的招降,更能將天漢軍擋在易州,使之不得北上。

易州,也將成為大金攻打天漢的前沿。

銀術可跟著諳班勃極烈專門研究過顧誠,顧誠侮辱大金使者得宋國民望,一手打造的神武軍是大宋最強軍,篡奪宋國國祚建立天漢國……

顧誠以一個奔宋的遼人,以一己之力在短短數年間就做到這般地步,比金滅遼的難度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顧誠和天漢國絕非等閒,絕對是大金的勁敵。

是以銀術可神色凝重,不敢對天漢有輕視之心。

銀術可坐等董仲孫偷襲紫荊嶺得手!

……

董仲孫率領兩千部曲,不管是裝束還是言行舉止,跟遼軍並無二致。

這兩千人,大部分來自怨軍,小部分來自向金國投降的遼軍各部。

董仲孫的年齡還不到四十,只是滿面滄桑,看上去就像是個六十多歲的老漢,默然無語地牽著馬和麾下部曲一樣一腳深一腳淺地趕路。

董仲孫的身前身後,是一群年輕人,其中不乏十三四歲的少年人。

面對艱苦的行軍趕路,少年們都咬緊牙關,雙眼中閃耀的都是復仇的怒火。

一個少年終於忍不住,開口問道:“叔,此番能殺了郭藥師那狗賊為俺爹報仇嗎?”

其餘少年頓時豎起耳朵,一個個眼神大亮。

董仲孫沉聲說道:“奪了紫荊嶺,易州就唾手可得,得到易州,郭藥師那狗賊的涿州就失去西面門戶,面對金軍只有死路一條。”

“好……”

聽到郭賊將會死路一條,少年們都歡呼起來,他們等這一天,等的時間太長了。

又一個年輕人問道:“叔,金國也在招降郭賊,以郭賊的反覆無常,要是也投降了金國,那咱們豈不是報不了仇?”

董仲孫的神色變得凝重,緩緩說道:“是以咱們要拿下紫荊嶺,只有立下這個功勞才能獲得主動……紫荊嶺就要到了,都打起精神來看我眼色行事,不要露了馬腳。”

-----------------

效仿明清,顧誠改御史臺為都察院。

“糾劾百司、辯明冤枉、提督各省、監督案判。”

都察院號稱“風憲衙門”,為天子之耳目職權頗重,所有御史必須科舉出身,對任何官員都可進行監督彈劾,並可對刑部的審判和大理寺的複核及地方審判進行嚴密監督。

都察院長官為左都御史,右都御史輔之。

陳東引發前宋垮臺,按理來說這可是一份大功,不說封侯,怎麼也是平步青雲,結果天漢建立陳東依舊是一個巡城御史。

哪怕是御史臺改為都察院,陳東依舊是一個巡城御史。

很多人都為陳東鳴不平。

陳東卻是不以為意,反而更加勤勤懇懇鐵面無私地履行職責。

前朝趙氏皇族,將陳東引為罪魁禍首,對這賊廝鳥不會有任何好感,也不想再見到這個瘟神,看到無不是繞著走。

“寧惹閻王,莫惹陳東。”

這是盛傳在東京城裡的一句名言。

陳東這廝當真是沒有任何情面可言,無論是誰犯在這賊廝鳥的手裡,都只有扭送各個衙門的份。

陷陣軍總兵武松的小舅子董巖和兵部尚書何灌的幼子何苗鬥毆生事誤傷百姓,被陳東雙雙拿下扭送開封府衙,在陳東的緊追不捨下,雙雙被重則十板子判監三個月。

這期間,說情求情的人很多,陳東絲毫不為所動,在他的虎視眈眈下,開封府尹絲毫不敢徇私舞弊。

又有幾個大佬子弟,甚至是新朝新貴犯在陳東的手裡,都得到了嚴懲。

舊朝貪官汙吏被一掃而空,新朝官員即使想要貪,還沒那個膽量和機會,又有陳東這樣的巡城御史,使得東京的治安好得難以想象,簡直讓人不可置信。

顧誠召見了陳東。

一番見禮過後!

顧誠問道:“陳東,對你不聞不問,可有怨言?”

陳東面不改色,不卑不亢地道:“臣,沒有怨言!”

“好!”顧誠點了點頭,直接說道:“北伐開始,軍紀民心最為重要,朕在都察院設立直屬軍紀司,由你來擔任軍紀司司長,負責監督新佔領區的軍紀和吏治。”

陳東雙眼一亮,這才是用武之地,嘴裡卻說道:“臣要許可權。”

顧誠明知故問:“你想要什麼許可權?”

“七品以下文武,臣有先斬後奏之權。”

顧誠沒有立即表態,而是問道:“大軍出征以勝為重,不能以表面的善惡來區分,這個中輕重你又該如何區分?”

陳東正色地道:“只有我天漢軍收復之地,才是我天漢國土,方能行我天漢律法,然百姓無辜民心所向當籠絡為上!”

“很好!”

陳東有這麼清醒的認知,不會盲目地只論善惡,這讓顧誠很放心,當即任命陳東去成立軍紀司,年後就率隊北上。

進入遼國,要收買民心,軍紀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陳東剛離開,顧盼就來了!

“金國兵分兩路奪取居庸關和得勝口,阿骨打親率大軍停留在居庸關。”

靖安司送來了這道緊急軍情。

居庸關和得勝口丟失,遼國最後據守的燕雲重地的屏障也就失去,金軍隨時可以對燕雲展開最後的攻勢。

但隨後送來的軍情,是阿骨打在居庸關按兵不動。

這讓顧誠明白了,在原有的歷史,大宋絕對是被金國給利用了。

大宋低三下四地聯金攻遼,讓金國將計就計,讓宋軍去消耗遼國最後的精銳。

不管是歷史上還是現在,燕雲聚集有大石林牙率領的最後遼軍精銳,有奚王蕭幹率領的奚人精銳,又有郭藥師等人率領的精兵,以及十幾萬遼國的殘兵敗將。

幾十萬人處於困獸猶鬥、狗急跳牆、同仇敵愾中,即使是金國也會掂量一下。

歷史上,幾十萬宋軍覆滅遼軍之手,遼軍憋著的最後一口惡氣出了,凝聚力消散也就四分五裂,大石林牙率部出走,蕭幹被郭藥師擊敗身死……

金兵這才輕易攻入燕雲。

眼下,阿骨打率軍駐留居庸關和得勝口,顯然是想要坐山觀虎鬥。

既然阿骨打來了,顧誠也不能退縮。

臘月二十,天漢皇帝顧誠率軍北上,迎戰金國皇帝阿骨打!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