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寧昊你還沒和我說《香火》是怎麼拍的。”劉福榮詢問起寧昊。
寧昊當即將他們拍攝《香火》的經歷娓娓道來。
“你們這電影整個劇組只有十幾個人?”
“是的,我們寧導攝影、燈光、導演一肩挑。”陸關補充道。
大家都知道香港電影屬於能省就省的典範,畢竟塑膠薄膜都能充當瀑布。
但饒是如此,劉福榮在聽到他們整個劇組只有十來個人後,也是極為驚訝。
看向寧昊的眼神也滿是欣賞。
畢竟既能拍好電影,又能省錢,這樣的導演誰能不愛?
他自90年初開始投資電影,但是眼光確實不行。
除去公司的創業之作《九一神鵰俠侶》在整個亞洲範圍內大獲全勝之外,之後所有電影都是血本無歸。
目前公司都已經抵償給了其他人了。
但是劉福榮的電影投資夢現在還沒冷卻。
他之所以結交寧昊,也是出於這方面的原因。
畢竟他是香港電影圈混出來的,深知好導演、好劇本的重要性。
但目前香港電影日趨衰落,好導演根本沒有成長環境。
他很敏銳的意識到,廣袤的內地才是新天地。
他和寧昊寒暄了一番後,引出了今晚的重頭戲。
“阿寧,你後續有沒有新的拍片計劃?”
寧昊來前就一直在想,劉福榮憑什麼請自己吃飯。
總不可能是看自己長得帥吧,自己又不是陸關。
此時聽劉福榮這麼說,頓時有底了,只是他的心,也忍不住怦怦的狂跳起來。
他的第一個劇本《大鑽石》已經打磨了好幾年了,但就是找不到投資。
莫非今天真要時來運轉了?
他這次出來當然不可能將劇本帶在身上,他又不是陸關。
陸關可是將自己得到的那個英文劇本隨身攜帶著的。
為了研究這個劇本,他特意看了一個本書,看完那本書後。
再看看那個劇本,陸關覺得許多東西都茅塞頓開了。
寧昊就直接憑記憶,和劉福榮講述其他所寫的《大鑽石》。
事實再次證明,只要講到寧昊感興趣的東西,他就可以滔滔不絕。
一連講了一個多小時,劉福榮竟然還聽得津津有味。
陸關在一旁只覺得現在自己是個外人,和他們有些格格不入。
只是寧昊講完後,剛剛還滿臉欣喜的劉福榮,卻沒有如寧昊想象中那樣。
大手一揮,就給他開個幾百萬的支票,讓他去拍夢寐以求的《大鑽石》。
反而表態很謹慎:“你後續可以拿劇本給我看看嗎?”
劉福榮自然有自己的考慮,他此前投資電影,狂虧3000萬港幣,他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
虧了這麼多錢後,他對自己的眼光,其實多少也有些懷疑了。
因此他雖然看好寧昊所說的故事,但他還是想拿到劇本給更多人看看。
例如目前哥倫比亞電影公司亞洲區製作部總監陳國復。
陳國復原本是個影評人,後面又深度參與了臺灣多部文藝片的製作,甚至幫楊德昌修改過劇本。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