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紀忠寫好信後,下定決心對慕容復這個角色進行改動。
採用了連載版的劇情,像是與丁春秋的小店大戰,先救阿紫,再救虛竹,然後救段譽。
還有見到葉二孃挖食小兒心肝。路見不平,突出了慕容復慷慨磊落、英雄俠行。
當然,不是要將慕容復塑造成個完人,而是在後面遇到復國的事情,慕容復便可以拋開一切,仁義道德全都碾作齏粉。
兩相對比之下,讓這個角色產生更大的反派魅力。
如此一來,江臨的戲份也更重了。
特別武戲多了起來,每天大多時間都要吊著威亞,在天上飛來飛去。
他和胡君、高虎、包括小志,正著吊,反著吊,斜著吊。
一天下來,晚上回去洗澡,都是一塊塊血印子。
然後,簡單抹抹碘伏,第二天接著吊。
這樣同甘苦的日子,倒是讓江臨和胡君的關係日益加深。
江臨發現,胡君是個很直的人,有什麼,說什麼,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確實和喬峰這個角色很像。
江臨在胡君這薅了不少“演技”屬性。
特別胡君還是個體驗派演員,體驗派演員要求先將自己帶入進去。
比如,你要扮演個同性戀,你就得把自己想象成同性戀。
他和劉葉拍完《藍宇》後,那是久久沒走出來。
隔了十來年,兩人才在《爸爸去哪了》再次同框,可氣氛依舊很是尷尬。
.....
十二月,劇組前往香格里拉取景。
香格里拉平均海拔3500米,許多人都有了高原反應,女生們相對好些,像是那些人高馬大的,吸氧量就比別人多,高反情況更加嚴重。
劇組裡又來了個小女孩,叫木慧文,差不多十一二歲,納西族人,面板黝黑,可眼睛裡透著靈動勁。
可能是嚮導的女兒。
為什麼說是可能,納西族人還是母系社會的傳統,保留著一妻多夫制度,這個小女孩就有兩個爸爸。
他們劇組的嚮導,就是木慧文的二爸。
木慧文很喜歡他和劉一菲,還用鳶尾花編了兩串花環,送給他們。
中午休息時,劉一菲得知取景地離木慧文家不遠,當即來了興致。
江臨本不想動地方,但他還承擔著看住劉一菲的任務,在劉一菲一再哀求下,他也只能陪著去。
雖說很近,但也走了大半個小時才到。
木慧文的家是座老舊的木楞房,屋頂的木板被雨水泡得發黑,門楣上掛著褪色的東巴掛飾。
走進屋裡,火塘裡的餘溫勉強抵著高原的寒氣,牆角堆著半袋青稞和幾捆乾草,木板搭的床鋪上,鋪著打滿補丁的藏毯。
最顯眼的,還是牆上掛滿了各式各樣的獎狀。
木慧文蹲在地上翻找搪瓷碗,給他們倒了一碗酥油茶。
“一菲姐姐,江臨哥哥,喝茶。”
二人接過茶後,劉一菲好奇問道:“慧文,你家裡人呢?”
木慧文語氣平淡:“阿媽死了,大爸賣松茸,掉下山去,家裡就剩我和二爸。”
劉一菲的茶杯“噹啷”磕在木桌上。
江臨有些沉默,他群演生活雖然很苦,但起碼衣食無憂,在這個小女孩面前顯得那麼微不足道。
他安慰著撫摸木慧文的頭,小女孩的願望清單在他眼前顯現。
【可幫助物件:木慧文】
【心願清單:
短期心願:吃一頓飽飯
中期心願:回去學校上學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