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也明白,警官那邊還要記錄,一會肯定會知道發生了什麼,也就先平穩了一下情緒回答警官的問話:“認識。他是我的工頭。”
“你最後一次見他是在什麼時候。”
楊林回憶了一下:“上月十六號晚上吧,我們一塊喝的酒,喝完了差不多晚上十一點多,我們就直接睡覺了。”
“你四月十七號起來的時候看沒看到過楊勇。”
楊林搖下頭:“沒有,我起來的時候他應該已經起床了。我那天要回家,還想和他說一聲,沒找見他,我怕耽誤車,就直接走了。”
“你幾點起的床?”
“大概不到七點。”
“你離開工地的時間?”
“七點二十多吧,八點的車。”
“你坐什麼車回去的?從哪裡坐的車。”
“馬駒橋那裡的黑車,票價能便宜一些。還是楊勇告訴我的那裡有車可以坐,也是他幫我訂的車,讓我回家去看看。”
“楊勇訂的車?”聽到這裡,韓晶插了一句。
楊林抬頭看了她一眼:“對,工地出事故了,只有我們兩人在那裡看攤。頭天楊勇出去辦事,回來和我說在馬駒橋那看到有去西山省的車,他幫我問了一下,正好路過我們家那裡,第二天早上八點發車。他就直接幫我訂好了,回來和我說給我一星期的假,讓我回家去看看。”
韓晶看了一眼蔣警官,示意他可以繼續了。
她問的這個問題很關鍵。
據警方分析,楊林應該是臨時起意殺害了楊勇之後,帶著楊勇的錢逃離地工地。警方從公路鐵路兩方的客運站都沒找到楊林的乘車記錄更是加重了他們的懷疑。
可現在如果楊林說的是事實的話,這幾個疑點就能解開了。
如果是楊勇幫他訂的車,就證明他不是臨時逃跑的。他坐的是黑車,所以他也不是刻意隱藏身份才不用自己身份證件去訂票。
韓晶覺得,楊林的話可信度還是很高的。
韓晶非常瞭解自己的轄區,馬駒橋是一個外地來京打工人的集散地,這裡大公司工廠眾多,也吸引了不少來這裡打工的人。和楊林說得一樣,在馬駒橋附近專門拉打工者的黑車太多了。一般都是從外地集中拉過來一幫人,再便宜點捎回去一些探親歸家的人掙點油錢。
不過肯定還需要核實清楚,找到楊林回家是坐的那輛車。看看司機有沒有印象是不是楊勇幫楊林訂的車。這些應該不難核實,常跑西山省的應該就是那麼幾輛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