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趙局眼神不善,韓晶語氣一變:“不過你放心,我們已經找到嫌疑人的線索。”
趙局這才一揮手:“坐下說。”
韓晶立正:“是。”
“是這樣。”韓晶開始彙報案情:“四月十七日上午六時四十分,110接隆鑫工地上早班的工人報警,稱發現一具男屍。我們刑偵隊於七時十五分趕到現場。死者是工地僱傭的包工頭楊勇,我們初步懷疑是自殺,因為死者是墜樓而亡。”
“經初步調查,卻發現了疑點。現場很像是偽裝成自殺的兇殺案。死者是從在建的最高層八層墜落,死亡原因也是墜落,身上沒有其它致命傷。但因為是工地,發現得也早,現場並沒有被破壞。發生案件的時候,因為工地出現施工事故,正在整改期間,有幾日沒有進行施工,地上有不少浮土。我們在八層的現場,卻是提取到兩人的腳印,一份腳印是死者楊勇的,但另一份未知。”
“奇怪的是,現場沒有發現死者楊勇上樓的腳印,只是在他墜落位置附近才發現了他的腳印。我們初步判斷,他是讓人背或抱上樓的。”
“但更奇怪的是,從現場痕跡分析,他更像是自己跳下樓的。但我們根據現場痕跡分析,在他跳樓的時候,肯定有第二個人在現場。”
“工地當時正在整改期間,當晚工地只有楊勇和一名叫楊林的工人在值班,兩人是住在一起的。經屍檢,楊勇死亡時間為十七日凌晨三點,和他同住的楊林恰好當天休假,早晨才離開的工地,還和上早班的工人打過招呼,沒有任何異常表現。”
“調查得知,死者十六日下午曾經在銀行取出過二萬現金,但經我們仔細搜查,未發現這筆現金的去向。而且我們已經和死者家屬聯絡過,楊勇十六號當天和家裡人剛透過電話,他妻子讓他取二萬現金給他在燕京上大學的女兒送過去,這也是我們判斷他不是自殺的原因之一。據他妻子說他們通話時,沒發現死者有任何自殺的傾向。”
“經分析,和他同在工地值班的楊林做案可能性很大,很可能是見財起意。楊林和工地請假一週,但沒有按時歸來,到現在下落不明。所以他嫌疑最大。”
“但楊林平時沒有手機等聯絡方式,工友也不熟悉他的情況,唯一瞭解他的只有死者楊勇。他的工友只記得他說過他是西山人。”
趙局皺起眉頭:“工地沒登記過身份資訊嗎?”
“沒有。”韓晶解釋:“楊林和楊勇手下的其它人一樣都是工地的雜工,他們都是臨時工,歸楊勇負責管理,和工地都沒有什麼勞務合同。所以工地只是和楊勇簽定的包工合同,登記的也只有楊勇的身份資訊。”
韓晶又接著說:“不過我們也一直在篩查西山省叫楊林的人,基本上已經快鎖定嫌疑人了。”
趙局抬手看了眼手錶:“先這樣吧,抓緊時間,儘快把嫌疑人抓捕歸案。”
韓晶起身,立正敬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