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好了,你竟然說服了你爺爺,過幾天的春耕咱們家就有牛用了。”
“嘿嘿,爺爺一直是節儉慣了,若不是爺爺的節儉,咱們家怎麼可能積攢這上百畝的田地呢?”
“那也是,我也沒說你爺爺不好,只是有些太摳搜了。”
“對了,三叔你現在還在李家的雜貨鋪打雜?”
“是啊,怎麼了?”
三叔的妻子李氏,是奶奶孃家那邊的人,不過關係比較遠。
李氏的父親在縣城裡開了一家雜貨鋪,三叔就是依靠他妻子的關係進去打雜的。
雖然不是什麼大店,但是開在縣城裡,多少比村裡的生活好過一些。
“三叔,那李家雜貨鋪也太小了,除了你就剩兩人,一人是你岳父、一人是你大舅哥。
以前倒是還無所謂,但是我聽說你二舅哥今年已經十四了,也能到店裡幫忙了。”
三叔一聽也有些沉默,這個他當然是知道了,自從今年開始他二舅哥,就經常到店裡幫忙。
雖然沒對他說些什麼,但他自己也能感受到氛圍變了。
“遠兒,你一個小孩子懂什麼?乖乖坐好了,別掉下去了。”
父親在一旁打著圓場,不想讓自家三弟為難。
“大哥你不必如此,遠兒說的沒錯,我自己也能感受到。
不過我也沒什麼辦法呀,難道不去了嗎?我待了四年多了,除了種地之外,只會在店裡打雜。
一旦離開能做些什麼呢?回家裡種地嗎?可是我好不容易才在縣城站穩腳跟。”
“三叔我這有一個辦法,咱們家也開一個雜貨鋪就好了。”
“額~你在說什麼胡話?咱們家怎麼能開呢?”
“為什麼不能開呢?三叔在雜貨鋪做了四年,裡面的門門道道基本都會了,咱們家自己開一個就是了。
咱們先買一個小一些的店鋪,六十多兩應該也夠了,剩下的就是進貨了。
我們村背後是後山,可以收一些山貨。月湖村旁邊就有大湖,可以收一些水貨。再從三叔你瞭解到的渠道,收一些貨就差不多了。
正好咱們家有了牛車,直接就能用牛車運送貨物。
大爺爺家的王文富,今年十一歲,剛剛從李師家出來,識字也會算賬。最近好像正在找門路,來縣城謀份差事。
三叔正好將他拉過來,給你當賬房先生,三叔你看看還有什麼問題?”
三叔一聽頓時就有些心動,不過父親則是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
“我如果出來單幹是不是不好?這樣豈不是搶了我岳家的生意?讓外人知道了,該說我忘恩負義了。”
王遠一聽很是不認同,搖著腦袋說道。
“三叔你怎麼能這樣想呢?縣裡的雜貨鋪就有十幾二十家吧,多你一家不多少你一家不少,能搶什麼生意,大不了你將店開的遠一些。
還有你也得為你岳父一家著想啊,他那小店鋪兩個人綽綽有餘,只是忙碌的時候才需要一個人幫忙。
加上你三個人已經多餘了,現在他次子也已經成年,還沒有什麼出路呢。
你仔細想想也知道,你畢竟是外人,如何能和他親兒子相比?
你現在主動離開,他們也只會虧欠你。但是如果等到他們主動趕你離開,那樣兩家連親戚,都沒辦法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