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權臣:從嘉靖朝科舉開始

第44章 悠悠六年,取字

結果又被退回來了,原因就是:“這寫的不錯,君王不會有錯,不過還是需要反省,讓天地看見君王的誠心。不過此乃策論,你通篇皆是華麗的辭藻,但是內部卻空無一物,務虛切不可行。”

第三次王遠就寫道:“……唯有官員用命,鄉紳協力,方可救黎民於水火,解百姓於倒懸……”

這次好了一些,不過……

“這次寫的有很大進步,尤其是“救黎民於水火,解百姓於倒懸”,此句甚妙!

不過你的解決辦法,就是聯絡鄉紳?此計也不可行,如今朝廷便是如此治洪。

你這般寫定然是過不了的,毫無新意可言。策論是讓你解決問題,並不是讓你誇獎現在的辦法。”

連續被打回來三次,王遠真的無語了,不能寫沒有實際措施,也不能不寫實際措施,更不能只寫現在的實際措施。

這其中的分寸值得深思!

不過在徐璠的指導之下,王遠總算能寫出合格的策論。

其實也不難,先誇皇帝是聖賢在世,後緬懷遠古聖皇,後誇獎群賢輔佐,再提一下當今的治理方法,稍微提出一些改進的措施,最後寫完結。

這看似很難,其實一點都不簡單。

不過時常觀察朝廷的治理方法,王遠也是有些得心應手了起來。

而且因為讀的書籍越來越多,在寫作的時候,經常能做到引經據典,詞藻華麗異常。

~~~~

時間飛逝,轉眼悠悠六年便已過去。

如今來到了嘉靖三十七年。

這日,王遠照常在師父家,和徐元春一塊進入書房等待考察。

六年過去,王遠也已經完全長開,以後容貌大機率不會改變了。

若是按後世的眼光,王遠這國字臉的相貌,根本就沒辦法與俊秀沾邊。

但是這畢竟是在古代,王遠這種國字臉是最好的容貌,古代講究相由心生,國字臉就是威嚴、忠厚的象徵。

按師父徐璠的話:天生就是當官的料。

“玉昆(徐元春的字),今朝的院試可有把握,你今年已經十八,若是再考不上秀才,老師怕不是要給你腿打斷。”

因為時常跟著王遠鍛鍊,徐元春的身材也很不錯,不過身高倒是略矮了一些,長相倒是更俊秀一些,應該是遺傳自其母親。

“阿遠,你就別打趣師兄了,天天和你在一塊學習,我肯定是有進步的。

且先不說下半年的鄉試,至少院試是沒有問題的。不過師弟你確定要參加此次的鄉試,你這年齡太小了一些。”

“這應該是無妨的,今年我也要舉行冠禮,而且這些年在老師的帶領下,我也在咱們江西省許多學院交流過了。

我的實力還是可以服眾的,只要來的鄉試考官不刻意壓制,過關應該是不成問題。”

“也是,你現在可被譽為江西小文魁,前面一屆鄉試的人,都說幸好你沒參加。

此番若是不中舉,那才是奇怪,考官指定不會繼續壓制。”

就在兩人說話間,徐璠走了進來,在簡單行過禮之後,徐璠就開始了考教。

這次考教完之後,徐璠並沒有讓王遠兩人離開,而是說起了另外一件事。

“遠兒,為師有一件事要與你說。”

看著徐璠那滿眼笑意的樣子,王遠就知道應該是好事。

“是何事竟讓師父如此鄭重?難不成是師孃有喜了?”

“呸!說什麼胡話呢?不過今日為師心情好,就不與你計較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