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權臣:從嘉靖朝科舉開始

第46章 鄉試一

感覺已經快按耐不住,就要洶湧流出的眼淚時,王遠立馬告辭。

直到走出院門,王遠才發現已經淚流滿面。

雖然知道當場哭出來,會讓他的名聲更響亮,但是王遠清楚李師不喜歡哭鬧的孩子,王遠也不想讓這樣一個‘親人’看見他的脆弱。

本來打算再前往縣城陳夫子家的,不過因為自己情緒不定,也就暫時放棄了。

~~~~

鄉試一般在八月舉行,所以又被稱為秋闈,鄉試是考生最多,錄取率最低的一門科舉考試。

考生範圍包括本省的生員與監生、廕生、官生、貢生,每次鄉試至少會有萬餘人報考。

然而鄉試錄取的卻很少,名額一般是在69到91之間,由朝廷直接定下名額。

而今年的鄉試報考的人數已經確定,總共13221人,錄取的名額只有78人,錄取率達到了驚人的0.59%。

有一個好老師的好處來了,鄉試前的半個月,徐璠將這次江西鄉試考官的資訊,傳了過來。

【羅洪,字子唯,籍貫河南,五十八歲。

正六品翰林院侍講學士。

政治主張:崇尚上古聖皇之道,為人正直、古板……】

除此之外,還送過來了羅洪在翰林院,寫的一些文章。

看完所有之後,王遠不由得感慨,果然寒門難出貴子!

就不說前面學習時的各種時政資訊從何而來,以及各種束脩、買書籍的費用。就說這種人脈渠道,就不是普通人知道的。

可能會有人說,知道考官的資訊沒多大用處,畢竟總不能去賄賂人家。

但其實是大有用處。

八股文說白了也就是考作文,這玩意兒的評級太主觀了,最頂尖的那批人,文采肯定都不差。

想要觀看文采,就分出高低肯定不現實。

所以就需要看內容了,和主考官的觀點一致,那自然是有極大優勢的,與主考官意見相左那就完蛋了。

除了主考官之外,王遠還收到了,其他七八個同考官的資訊。

最後王遠得出一個結論,這波考官團推崇的是上古聖人之道,對於品德格外重視……

有了確切的目標,王遠就開始針對性的訓練。

因為南昌府就是江西省的省城,所以鄉試自然也就是在南昌府舉行,這就方便了王遠這些府學的學生。

貢院就在府學隔壁,最好的備考位置。

父親和祖父兩人也已經到達,為了不打擾王遠的複習,他們都和馬漢住在一塊。

八月初八,寅時(3點)。

府城考場外已經人山人海,在漆黑如墨的天色下,宛若恐怖的巨獸匍匐著。

火把和燈籠的光影,星星點點的點綴在貢院外,綿延數里之遠,宛若銀河在地上流轉一般。

“我的乖乖,這有多少人啊?我一直以為縣試考場外,當時那一萬多人圍觀,已經很恐怖了。”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