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聽到這個問題,皺著眉頭猶豫了良久,這才肯定的點頭說道:
“沒錯,那個老神醫我不太清楚,不過那個年紀小的大夫,我倒是聽那老神醫叫過。”
迎著火熱的陽光,王遠看著道路遠方即將駛來的牛車,附近的一些行人,不由得感到有些蒙圈。
李時珍竟是我的救命恩人?
沒等王遠繼續思考,爺爺便帶著全家人,向著村外迎接了過去。
迎面而來的有八個人,有四個人王遠都認識,分別是自家的三叔三嬸,趕牛的村口李老伯,村長家的次子李二。
剩餘四個人就比較陌生了,兩個青年走在最前面,後面還有兩個三十多歲的跟班。
王遠的目光,一直在那兩個青年人中徘徊,也不知誰是那個大名鼎鼎的李時珍。
王遠打量的同時,爺爺也開始帶著家人作揖行禮。
“李小神醫,您能到來,真是讓我家蓬蓽生輝,多謝你們父子五年前的妙手回春。
這個就是當初您救下的孩子。來,遠兒,給你的救命恩人磕個頭。”
“王老伯,我當初只不過是恰逢其會,神醫之名我是萬萬不敢當的。稱呼我為郎中、大夫便可。”
王遠聽到爺爺呼喚也沒矯情,立刻就上前。不過也沒等王遠跪下,李時珍就已經伸手阻攔。
“小友不必客氣,我們也只是恰好路過,隨手而為罷了,不必放在心中。”
王遠見此,也沒有停下,用力的磕了三下,給救命恩人磕個頭也沒什麼,不丟人。
“爺爺經常教導我,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神醫當初能救我和我母親一命,小子實在不知該如何報答。”
“哈哈,小友有這心便好。”
爺爺看到村口已經有人圍觀,也知道不好繼續在這待著,於是上前說道:
“李神醫,這村門口也不是說話的地方,咱們不如回去再說。”
“嗯,好的。一切由王老伯來定就行。”
爺爺點了點頭,從懷裡掏出了幾個銅板,分別遞給剩下的兩個人說道:
“二郎、李哥,這次真的多謝謝你們了,我這裡還有貴客要招待,就不留兩位了。
等過了這陣子農忙,咱們再一塊聚聚,我們就先走了。”
兩人收起銅板,便帶著牛車離開了。
回到家,王遠也從李時珍和爺爺幾人的聊天中,知道剩下那三個人是什麼身份。
那個最年長的青年是李時珍的大哥,後面兩個跟班是藥童,也就是李老神醫的記名弟子,暫時擔任跑腿的工作。
…………
李時珍兄弟倆到正屋坐著,爺爺、父親和王遠作陪。
雙方其實也沒有什麼好聊的,畢竟一方是農民,另一邊是大夫。
還是王遠看氣氛有些尷尬,連忙尋找起話題。
“東璧先生,子銘先生,不知您路過我們武寧縣,是有什麼事情要辦嗎?”
東璧是李時珍的字,他現在的醫術並不精湛,被叫神醫他有些羞恥。
子銘是李時珍兄長李果珍的字。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