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島:文娛大亨

第6章 生活

“嗯,我要是籤的時候再讓老師打招呼。”

不是李陽舒不想簽唱片公司,主要是現在香江的唱片公司太過尿性,簡直不把歌手當人看,天王銘那麼優秀的人才照樣被雪藏了4年,要不是戴思從不遺餘力的周旋,還會雪藏下去。

李陽舒的想法是,等自己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以後再籤,儘量換取多一些的利益,避免一些太過不合理的霸王合約。

有人說了,不簽約靠唱片公司曝光推出,你這麼出名?

其實這個時候正是香江音樂界的好時代。

各種正規夜總會正是火爆的年代,幾乎每天都有明星在夜總會駐場演唱。

香江最出名的當屬海城夜總會。

中式夜總會,或稱中式酒樓夜總會。

於20世紀中期的香港曾經甚為流行。

中式夜總會從西式夜總會演變而成,提供中式晚飯或飲宴,部分設有舞池供顧客跳舞。

而表演主要包括,歌手演唱中西流行歌曲、或粵劇等演出,表演性質較為健康,適合成人及兒童欣賞。

一些團體或商業機構的大型活動如週年晚宴等,早年亦常於中式夜總會舉行。

在伊館和紅館等表演場地落成前,中式夜總會便成為當紅歌星的演唱會舉辦地。

海城大酒樓夜總會設於尖沙咀新世界中心,香江演唱會之父張耀榮是股東之一。

它於1979年開業,1999年7月底結業。

如今紅館萬人歡呼震耳欲聾,而當年的海城夜總會雖最多容納1600名觀眾,卻勝在近在咫尺互動頻繁,每場表演1小時15分,雖說時間短,但製作絕不馬虎,燈光舞美音響樂隊都是最頂尖的,開幕初期連顧嘉輝也來當樂隊領班。

能在海城登臺,是走紅與叫座力的身份象徵。

細數一下海城的十大旺場歌手:

一、徐小鳳

徐小鳳當仁不讓成為海城的頭號巨星,若論身價來說,徐小鳳在香港一直是頭把交椅,這一點連許冠傑也無法比,當時徐小鳳的出場價是香港所有歌手中最高的,為10萬元一場,而排在第二的甄妮為3萬元。

1984年,徐小鳳在海城連開42場演唱會,就算跑完夜馬,11點3開場都爆滿。

二、羅文

三、甄妮

傅聲過身之後,甄妮一度暫別,小休復出憑《再度孤獨》翻紅,在海城開騷也一樣爆到七彩,並創下買保險先河,事關唱片公司見人氣爆棚,怕有什麼閃失,於是買保險求安全。

四、青山

寶島歌王青山在香港一直有大批捧場客,只要廣告一出,門票在短時間內必定被搶購一空。

五、姚蘇蓉

淚盈歌后姚蘇蓉不止在臺灣走紅,還紅遍香港,事關60年代很多香港人學國語都是透過姚蘇蓉歌聲,姚蘇蓉是他們的偶像,年輕男女個個都會唱《今天不回家》,在海城登臺,火爆到連擺多一張凳的位置都無。

六、陳百強

七、靜婷

在香港有著“萬能歌后”之稱,是香港50-60年代著名的幕後代唱者,以其超強唱功著稱。靜婷當年的酬勞也遠勝電影最紅的明星,例如她唱兩首歌等於亞洲影后凌波一個月的薪金。在百代唱片中文歌曲全盛時期,靜婷也被稱為“香港首席歌后”,居眾著名歌星之首。

八、黎明

九、凌波

《郊道》是公認的難唱,尤其中間一段長音,譜子裡寫的是不能換氣的。被當年的金嗓子凌波唱來,煞是過癮!《郊道》也成為凌波在海城登臺的必唱曲目。

十、吳鶯音

“鼻音歌后”吳鶯音在40年代就與白光、周璇齊名,但到了80年代,主理海城的總監太年輕而不知道吳鶯音的來頭,一度擱置她的登臺安排。後來奚秀蘭靜婷等紛紛極力推薦吳鶯音,她便打算以懷舊之夜為主題試一次,結果吳鶯音登臺訊息一出,訂座出乎意料熱烈,有很多歌迷一連訂幾場晚晚捧場。

如此可以看出海城夜總會的實力與威力。

要說海城只有1600人的席位,徐小鳳10萬港幣的出場費,它怎麼賺錢呢?

其實像徐小鳳這樣的巨星人物去演唱,總有許多南來北往做生意的富豪商人捧場,開幾瓶價格極高的洋酒根本眼都不眨,這也是為什麼海城堅持要做大明星場面。

PS:已發籤約通知,求大家追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