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們必須先要搞清楚贏夏的目的。
伏念和顏路看到桑海城六國的貴族跪在小聖賢園中,讓自己的弟子將他們帶走。
“張良,你怎麼看?”
“依我看,要弄明白六國貴族和贏夏的恩怨,就得先弄清楚贏夏殿下對六國貴族的態度。”
張良這樣地說道。
“你以為,贏夏五皇子這麼做,是為了什麼?”
伏念、顏路的目光都落在了張良的身上。
張良搖搖頭,沒有說話。
事實上,他一直在暗中觀察贏夏讓諸葛亮雨化田清丈六國貴族的田畝的事2。
不過,他覺得自己的猜測是不現實的。
贏夏可是大秦的五皇子,他為什麼要這麼做?
那樣的話,他就會被東郡六大貴族視為敵人,甚至有可能將東郡六國的貴族都逼迫走。
“連張良師弟都不清楚,不知道師伯是否清楚?”
伏念想起了自己的師伯荀子,他或許就是世間最聰明的人。
“我不曉得。”
就在這時,荀子從內門走了出來,他的眼睛裡閃過一絲精光,若有所思。
“我覺得,贏夏五皇子測量六國貴族的土地,是想完成他先前說的,讓農家三四十萬百姓過上平靜的生活的理想。”
伏念、顏路和張良在荀子的提醒下,陷入了沉思。
荀子插嘴道:
“不用猜,贏夏能說出天下為公和那幾句話,又豈是那麼好猜的?”
“等諸子百家大會上,我們就知道了。”
“算算時間,明天就是我與諸子百家、贏夏的會面之時,墨家、農家、道家等有影響力的家族,也會有代表前來。
顏路、張良,你帶弟子去迎接農家、墨家、道家的族長。”
伏念、顏路、張良等人紛紛點頭。
三個小聖人在荀子的授意下,來到了東郡的桑海城外等候,以示禮儀。
明天,諸子百家的大會就要開始了。
三人在桑海城外等候,等待著諸子百家的第一批百家門派。
並非農家,也並非墨家,反倒是名家先到。
諸子百家,最擅長的就是口舌之爭。
諸子百家大會,名流雲集,公孫龍、公孫玲瓏等人全都蒞臨。
“張良先生,好久不見,你比以前更加英俊了。”
公孫玲瓏一身粉色的長袍,遮住了她那凹凸有致的身材,她輕輕的搖著摺扇,看向張良的眼神充滿了崇拜。
“聽聞張良先生在小聖賢園中與人爭鋒,敗於諸葛亮之手。”
張良恭謹道:“張良的確是敗在諸葛先生手中。”
“傳說這書生的實力,超過了張良先生,難道是真的?”
“諸葛先生果然是個人才,張良敗得心服口服。”
“既然如此,那我就在諸子百家大會上,向諸葛亮討教討教,為張良先生出一口惡氣。”公孫玲瓏手中的摺扇輕輕一揮,看向了張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