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夢想,那就是,我要讓世界變得更好。”
贏夏點了一下諸葛亮,說道:諸葛大人,你把《天下為公》的內容,翻譯一下吧。
今後實行政令時,要將《天下為公》印在上面,讓東郡的子民都能看到。
“天下之大,當以公心為尊,天下是大家的。”
“既是天下蒼生,擇官辦事,當擇良才。”
“朝廷要一諾千金,善待百姓,不能成天剝削百姓。”
“……”
“老人家就該安度晚年,雖然年紀大了,不能勞作,但總要有衣食,有子女孝敬。
青年當有田地、有工作。
有本事的,就讓他們當官,使天下更好。
孩子順順利利地成長,總要有人照顧。”
“無子之老,無夫之寡,無父無母之孤,朝廷應當救助,街坊鄰居亦應相助。”
諸葛亮也不矯情,用大白話說了一遍。
贏夏目光掃過周圍的人。
有些人明白了,眼中閃過一絲嚮往,但也有人不明白,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贏夏也不著急,他要讓所有人都知道這個世界的重要性,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工作,要讓他們親身體會。
經歷了美好的時光,看到了光明,他們就不能再忍受黑暗了。
如今,他已經在他們心中種下了一粒大同的種子。
諸葛亮把《天下為公》翻譯完畢。
贏夏的目光落在了伏念、顏路、張良和荀子的身上。
他的眼神很平靜,但在他的身後,那2000人的眼中,卻有疑惑,有憤怒。
這種眼神,可不是誰都能忍受的。
就算是平日裡高高在上的大玄象強者伏念,也有些承受不住,紛紛避開。
顏路最先落敗,他低下了腦袋,不敢與眾人對視。
和伏念一樣,張良扭過頭,不敢直視。
他們寧可和那些絕頂強者決一死戰,也不願意面對民眾的質疑,憤怒。
唯有荀子,平靜地看著贏夏,看著他身後的百姓。
他沒有任何的愧疚,但也有自己的責任。
“還請王爺放了顏路。”
荀子向贏夏躬行了一禮:“顏路有錯,但他沒有做錯什麼,他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所以才會想殺五皇子。”
“我本就沒把顏路當回事,也不打算動他。”
“再說了,荀子先生為我主持百家大會,我怎麼也得記在心裡。”
贏夏低聲說道:“不過,小聖賢園的弟子,大多是六國的貴族的子弟。經過今天的事情,分地令,小聖賢園只怕要解散了。”
“而且,民眾對小聖賢園的不滿,我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陛下,您說。”
荀子很清楚,贏夏是有要求的。
“從今天起,小聖賢園就改名為百姓書院,荀子先生擔任副院長兼師長,專門教導那些想要學習的貧苦學生。”
荀子是個君子,他能把韓非、李斯、張良這些人都教得這麼好。
不當老師,那就太浪費了。
荀子聽著贏夏的話,心裡暖洋洋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