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易來到上清宮,敲了敲殿門,大聲喊道
“通天師叔,玄易來給你請安了。”
殿門轟隆一聲猛的開啟。
來到大殿中央,看到通天坐在殿之首座。
“玄易拜見師叔。”
通天看到玄易沒好氣的說
“臭小子,這是訓完師叔的弟子又來訓師叔是吧。”
“不敢,小子這不是來師叔這裡請罪了嗎。”玄易黯然一笑說道。
“臭小子,現在有金仙后期修為了,那師叔考考你。何為大道,道如何悟。為何悟道。”
玄易知道這是通天師叔在給他自己心裡個臺階下。
玄易嗨嗨一笑:“既然師叔問了,能師侄斗膽一答。”
何為大道“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道如何悟“故恆無慾也,以觀其眇;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徼(道德經一章),”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為何悟道“天長地久,以其不自身而長生,聖人以其無私而成其私。”
通天聽後,眉頭舒展,連連點頭。
“臭小子,看不出來啊,確實有幾分本事。不過比起你師叔我來說那是棋差一招。想當年你師叔我啊。”
玄易眼看通天師叔要吹牛了,連忙打斷道
“師叔,小子偏殿還有一些瑣事,就先走一步。”說完就走出大殿。
通天搖搖頭給玄易傳音道
“臭小子,謝謝你給師叔教育門下弟子,師叔這次承你的情。”
玄易心想等你這句話很久了,哈哈哈。通天師叔的人情可遇不可求啊。
玄易回到偏殿就在想,怎麼在早課的過程中,教授給他們一些有用的東西。
忽然,他想起爺爺讓他在小時候背的《三字經》《弟子規》
這不就是現成的嗎?
玄易根據強大的記憶力在腦海肆意翻找,並手抄成書。
此日
“叮~叮~叮~”
清晨,崑崙山又響徹陣陣銅鐘的聲音。這個時候的悟道崖已經人滿為患。
這時的眾位弟子已經在此等候多時了。
等他們看到玄易來到悟道崖中央時,齊聲喊道。
“拜見首席大師兄。”
玄易來到悟道崖看到弟子們排列整齊,心裡一陣舒坦。
多寶真人來到玄易面前
“師兄,弟子們全員集結完畢,聽候師兄指揮。”
“好,早課新氣象,師兄很喜歡。繼續加油。”
“師兄謬讚了。”說完,多寶真人轉身下去與弟子坐在一起。
”諸位師弟,今天師兄教你們《三字經》,《弟子規》,《道德經》”
希望藉此悟出你們自己的道,規範自身,修養性情。
玄易口綻蓮花,地湧金蓮。
靈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
一篇《三字經》眾弟子在悟道崖聽到如痴如醉,他們從來都沒有感受到這怎麼身輕如燕,神清氣爽。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