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第十一個年頭,國內經濟形勢、老百姓生活水準不斷提高。”王記者先是一套很官方的說辭,隨即道:“尤其是魔都作為國內最發達的城市之一,很多人想知道這裡的百姓生活水準到底怎樣,季晟,你作為一名魔都生活的老百姓有什麼想和大家說的嗎?”
不遠處的李局、張隊等人對著季晟打了個眼色。
季晟明白他們什麼意思,笑吟吟道:“其實我也不是一名土生土長的魔都老百姓。”
王記者其實早就知道了,但假裝好奇道:“這話什麼意思?”
季晟道:“大概在不久前我還是一個流浪人員,以乞討為生。”
李局、張隊和其他坐著的那群人都很滿意季晟的回答,一個個微微頷首。
王記者也按照正常流程採訪著。
似乎和以前的採訪沒什麼兩樣。
可事情在十幾分鍾之後迎來了一個戲劇性的變化。
“……我不僅在魔灣區這邊落了戶,還在政府的幫助下找到了一門生計。”季晟娓娓動聽地講訴著此前對張隊說過的失孤故事後續版本,“靠著做電子產品生意,我還買了一套房。”
張隊李局等人乍一聽季晟講的這段話沒毛病,可不知道為什麼,他們總覺得哪裡不對勁。
這點王記者真不知道,她被挑起好奇心道:“你在魔都買了一套房?據我所知,魔都這邊的商品房很貴吧?”
“不是商品房,是民房。”季晟表現的很羞澀道:“雖然是一間很破敗的小民房,不過我總算有了落腳的地方,要不……我帶你去看看?”
李局愣了一下,之前說好的採訪沒這環節啊。
張隊更是臉色一變,他可是知道季晟買的那屋什麼成色,這要是被記者拍了去似乎對灣區不是一次正面宣傳啊!
幾個旁觀採訪的大佬們都有點急了,生怕出什麼簍子,但記者在那邊,他們也不好開口說什麼。
王記者果然被挑起了興趣,“行啊,帶我去看看。”
她本來想讓攝像師先關一下攝像機,畢竟如今的膠捲可不便宜。
但季晟接下來的話讓王記者興趣大增,且想到了新聞賣點,索性沒讓攝像師關攝像機。
“自從被政府救助之後,我也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回饋社會。”季晟一邊起身一邊說道:“因為我現在在做電子產品生意經常走南闖北,認識的電器批發商、百貨老闆比較多,所以附近的鄰居啊之類的也會託我幫忙帶點便宜的緊銷品,比如說彩電,咱們魔都商店裡賣兩三千,一般人哪買得起,你說是不是?”
王記者也和他肩並肩一邊走一邊點頭,“嗯,兩三千太貴了。”
季晟道:“我落戶之後認識一個朋友叫做楚鍾林,他自由戀愛談了個女朋友,兩人都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雙方父母本來也見過面了,結果你猜怎麼著?”
王記者:“怎麼著?”
“他丈母孃反悔了!說人家女兒結婚都是彩電、冰箱、洗衣機三大件齊全,楚鍾林他家三大件一個沒有,他丈母孃放話了,說知道他家裡窮,不要求三大件齊全,最起碼彩電要有……”
當前年代許多人都是相親結婚的,自由戀愛是非常罕見的。
季晟一開口就吸引住了王記者的注意力,什麼丈母孃嫌棄準女婿家裡窮,準女婿確實買不起價格昂貴的三大件,眼看一樁天作之合要拆散,故事曲折離奇到了極點。
可謂聽者傷心聞者落淚。
王記者是女人,情感本來就比較豐富,聽到季晟這麼說也同情起了被丈母孃打壓的楚鍾林,很擔心其婚姻。
“後來我一聽就看不過去了啊,就託朋友幫忙給楚鍾林弄了一臺便宜許多的彩電回來……”
兩人一路聊著出了酒店。
一大幫人跟在他們後頭。
不多時,到了季晟花一萬塊錢買的破屋。
季晟還在講訴“……丁大哥一年到頭在廠裡忙活,很少有時間陪孩子,可他又想記錄下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就託我給他弄了個比商店便宜五十塊錢的名牌相機,弗蘭卡相機知道吧?”
“知道。”
“喲,丁大哥正好在呢。”季晟說著假裝不經意看見自己小屋不遠處站著的周小民舅舅,他揮手打招呼,“丁大哥,今天嫂子有沒有給囡囡拍照?”
周小民他舅舅收了錢,自然得好好演戲,回應道:“拍了,要我拿給你看看嗎?”
季晟假惺惺道:“不用了,我在接受採訪,不太……”
“拿我們看看。”王記者突然開聲道。
周小民他舅舅聞言假裝回家,鑽進民房區,幾分鐘後帶著相機和幸福美滿的照片回來了。
隨後,季晟又講訴了“農村來的小孩買不起隨身聽被工友嗤笑”、“孝順的秦大姐為了公公婆婆斥巨資買電冰箱”等故事。
這些故事乍一聽沒什麼,無非家裡長短,但這種民生故事大家都很愛聽,什麼丈母孃打壓、沒空陪孩子成長之類的不全都是社會寫照嗎?
季晟從頭到尾都沒有推銷自己的商品,但每一個故事中都有他商品的影子浮現在裡面。
沒錯,他使用的正是後來已經被各大商家用爛的軟文植入式廣告推銷。
但偏偏現在這年頭國內軟文廣告還沒有興起,居然誰都沒發現端倪,哪怕是李局等人都有些糊塗了,還以為季晟真那麼熱心腸幫助鄰居。
如果非要說有誰看出問題來了,也只有張隊,他從一開始採訪就在旁邊盯著了,一臉無語地看著季晟請來的“演員”,他怎麼可能不知道楚鍾林、季慶等人全是給季晟幹活的?怎麼可能不知道秦大姐是季晟現在住的屋子房東?
張隊滿頭黑線,心說你小子膽子夠大的啊,廣告都打到總檯採訪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