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我鏡頭下的女明星驚豔世人

第8章 劣幣驅逐良幣

而這點不用說跟美鷹的美劇做對比,就是跟隔壁同年的日劇做對比,在清晰度上都是有較大差別的。

這其中主要的因素最開始是技術的問題,我國的第一條高畫質電影片道是央媽的,在1999年10月1日上午八點正式開通,播的內容是50週年國慶大閱兵,自這裡國內才算是剛剛邁入高畫質時代。

但自2000年之後,國內的高畫質電視是多了,但是國內的高畫質電視節目還是沒幾個,畢竟對於電視臺來說,想要升級成高畫質節目那是需要淘汰裝置,購置新裝置,增加很多預算的,電視臺肯定不樂意。

而這樣那買了高畫質電視的也不樂意了,因為也就是說你花了大價錢買了高畫質電視機也沒用,電視裡就沒有幾個高畫質的節目,所以你還是得看標清節目。

有錢人那也不是傻子,電視臺既然也不多推出高畫質電視節目,那這高畫質電視誰愛買誰買吧。

雙方一直就僵在這個地方,一直到2001年,首都申奧成功,由國家挑頭才又把高畫質這件事徹底推行了出去。

因為當時的國際奧委會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多了一條規定:

“凡是申辦奧運會的國家,其所具備的條件之一就是:要有高畫質晰度電視的轉播。”

所以國家機關也同時發話了:“要制定我國地面數字電視標準,儘快在全國各大城市開播地面高畫質電視,保證2008年奧運會全面實現高畫質轉播。”

“大力推進高畫質電視製作,開播高畫質頻道,為終端使用者提供個性化、專業化的高畫質節目。”

那對於華夏來說,國家一發話,真是比啥都管用,各個地方電視臺迅速響應,高畫質節目這一多起來再加上經過幾年的發展國民經濟增長,高畫質電視機價格降低。

很快全國的電視機幾乎在那幾年都有了一次大的更新換代,甚至到現在為止,一般人家的電視機旁邊還有那一臺影碟機大小的機頂盒,這都是從那幾年來的。

但是在那個盜版影視漫天飛的年代,各種盜版的光碟以及網路資源是大量盜取正版收益的。

畢竟對於當時大多數國民來說,高畫質影片再好看,哪有免費來得香?

所以對於內容製作者來說,拍高品質的內容,未必能帶來更多廣告回報,卻必定帶來額外的製作成本和時間,這意味著風險。

拍片子畢竟是商業行為,不是慈善,投入也很大。

更何況,你拍了高畫質,觀眾也不一定能看得了高畫質。

一個影視作品需要經過製作方、內容平臺(影片網站和APP)、終端播放裝置才能到觀眾眼睛裡,它的質量決定於整個環節中最差的那一環。

為了確保線上播放的流暢,內容平臺會把所有影片壓縮轉碼,處理成幾個擋位,比如360P、480P、720P、1080P,觀眾可以自選,也可以根據網路自動適配不同位元速率。

直到2010年,我們國家的平均下載速度才不過100kb/s,一部720P的高畫質電影少說也有2個G,大部分人根本沒法流暢播放。

影片內容平臺為了節省頻寬成本,也給不了太高位元速率,會壓縮影片。

製作方就會想:即便我拍出畫質超高的片子,觀眾看到的還是被內容平臺壓縮轉碼之後的普清版本。既然如此,節省一些製作成本和時間豈不更好?

於是,高畫質影片就分成了兩種:“踏踏實實的高畫質”和“湊合能看的高畫質”。

有生意頭腦的都選了後者,並透過激烈的市場競爭,幹掉了選前者的人,這就是典型的劣幣驅逐良幣。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