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紀中的想法張浩十分的理解,在這部電視劇中用自己唱的歌當插曲,這個東西不管到哪裡都是好說不好聽的。
即使大家可能識趣的不會揪住這個問題不放,但也並不是張紀中想要看到的。
既然話已經說到了這裡,那倒不如干脆就趁這個機會直接現場給大家展示一下,這樣的話反倒是直白了。
歌曲不行的話,張紀中拒絕的心安理得,反正有大家的安慰張浩也不至於太難堪。
要是歌曲行,大家都看在眼裡也省的有人背後再嘀咕了。
放下了碗筷喝了一口清水利了利口,張浩找工作人員從劇組借了一把吉他來。
之前本來抽到的獎勵,一共五點五的聲樂值開始還讓張浩有點鬱悶,沒想到這麼快就有了用武之地。
“嗯…………《不染》還是《半生雪》呢?從格調上來講,前者作為毛不埸的經典催淚ost明顯會更高一些,但要是從詞上來講,對比《不染》的滄桑之感,《半生雪》的思念卻更貼合楊過,神鵰大俠那相約十六年之約的心境。”
輕輕撥動了幾下吉他,彈了幾個和絃熟悉了一番後,張浩心中已經有了決定。
“歌名《半生雪》。”
前奏輕柔如流水,跟在張浩的聲音後響起,剛開始就忍不住讓好奇的眾人認真了幾分。
吉他並不是一個很難掌握的樂器,相反作為文藝工作者來說這個簡直不要太熟悉,不說別的,就是光藝考中的吉他彈唱,不說幾千吧,起碼也得有大幾百。
然而什麼叫“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入門雖簡單,但那種熟稔遊刃有餘的氣場,卻不是誰都有的,這背後是自身的自信所催動的。
“噔~”一聲比前奏略高的琴聲揚起,緊接著張浩的聲音已經融入到了伴奏之中:
“霜月落庭前,照誰一夜無眠。”
“提筆驚擾燭火,回憶難寫。”
“看人間故事,都逃不過離別。”
“數不完的陰晴換圓缺。”
…………
“嘶…………”張浩的聲音清晰的傳入每個人的耳朵裡,仔細品味著一句句的歌詞,眾人面面相覷表情都忍不住變得精彩了起來。
看人間故事,都逃不過離別這是在說事,也或許就是在指代《神鵰俠侶》這部小說。
而數不完的陰晴換圓缺這就已經是在昇華了。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是在說小龍女和楊過的愛情啊!
有意境!很貼合!
張紀中捋了捋鬍子忍不住眼睛微眯心中暗自稱讚。
ost也就是影視歌曲因為是為影視作品來服務的,尤其是插曲,他的目的就是在劇情調動起觀眾的情緒後,起到一個瞬間的音樂、視覺、感情相結合的昇華。
這就要求整個曲子的高潮一定是要短平快,用高潮來迅速抓耳的,而這與後世的網路歌曲調性卻是不謀而合。
“半生風雪,吹不散花落時節的眼淚。”
“喚不回,孤雁終要南飛。”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