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幾天的時間一晃而過,片場的設定進行的非常順利,很快萬事俱備,只等開機。
本來文旅局的局長聽說張浩他們要開機,還笑著說要不要給他介紹一位本地有名的大師來給算一算。
然而張浩短暫的一猶豫卻還是給婉拒了,誰人都不瞭解他迫切開機的心情啊!
這不知者不怪,自己不知道想哪天開機都行,這要是問了大師給自己起一卦,告訴自己今年萬事不順,明年開機最適宜自己去哪說理去呢,難不成還真的再等一年???
張浩可不幹這事兒,看著天氣預報選了一個風和日麗不下雨的天后,便在聊城正式開始了開機儀式。
根據影視行業的潛規則,這個開機之前都得有這個儀式,還得拜神,最早拜神這個傳統是從港灣那邊傳來的,他們拜的神其實級別都並不高,大約也就是關老爺、黃大仙之類。
主要還是因為那邊老年間的電影人的江湖氣和黑色社團很多,再加上普遍對於神神叨叨的東西一直有著一種特別的尊敬。
趕等後來港灣的電影產業逐漸沒落,大陸的政策、市場之大逐漸的吸引了不少港灣的電影人來到大陸,這樣的傳統也就逐漸傳了過來。
只不過不管是大陸無神論者居多,還是主要偏向於實用主義的信仰氛圍,最終使得本來挺莊重的拜神儀式也是弄的幾乎徒有虛名了。
大眾一點的就是關公,又或者還有的乾脆就什麼神都不拜。
包括港灣那邊以前還有貢牲畜腦袋、瓜果梨桃什麼的,後來也都逐漸的慢慢簡化,就是變成了主創人員挨個上去鞠個躬上三柱清香也就得了。
不過畢竟還是沒有完全的廢除,就像很多的傳統儀式一樣,很多時候大家都知道沒用,但昨晚做完之後,求的還是大家一種安定人心的作用,其實要按張浩的想法,這內地劇組拜神還是拜廣電最實用。
這一套東西張浩並不是第一次做,所以並不算陌生。
早早的來到佈置好的場地,看著演員,劇組工作人員全部到齊,儀式也是隨即正式開始。
拜關公,象徵性擺了幾個貢品,紅布蓋住攝像機,大家一個個的上過香,祈禱片場錄製能夠順順利利後,張浩作為導演還拿出了一沓紅包分發了下去,每人一個全部都有。
當然了…………因為預算有限的緣故所以錢也不算多,一份也就是一兩百塊錢,主要也是圖一個好兆頭順便熱鬧一下。
一套流程走完,整個的開機儀式也就結束了。
而之後一眾主演也解散回到了車隊中,一車隊的人浩浩蕩蕩的開回片場,準備化妝、換衣服,準備著第一場戲的開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