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出亞洲,走向國際,這句話聽起來很提氣,很牛,但其實是很難達到,並且還沒什麼用的一句話。
因為即使是你衝出亞洲走向國際了,其實在國內觀眾的心目中,也不代表你就有多牛逼,就能賺多少錢了,除非你像程龍大哥一樣拿個小金人回來。
在後世的娛樂圈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冷知識,在電視劇《上陽賦》播出的時候,國際章的粉絲做資料居然做不過白蛇趙雅芝的粉絲。
光是這件小事就已經能夠說明很多問題了,那就是逼格很高的電影咖在國民度上真的是比不過有大爆劇在手的電視劇咖。
國際章好歹是在好萊塢混過的,後期三金影后在手,金球獎影后提名也拿過,實績拉出來可以吹一輩子的,但是她自始至終缺了一部有國民度的電視劇,這就導致她在大花們撕逼的年代戰鬥力比不上小燕子、範雙冰和周公子的粉絲。
即使是到了偶像劇的場子裡,還被演她媽的趙雅芝碾壓。
那幾年國際章和色戒女主等電影咖紛紛下凡拍古偶為的是什麼?其實就是想要吸一波死忠粉啊!
當年誰不羨慕小燕子啊?《還珠格格》和《情深深雨濛濛》這兩部長尾效應顯著的大爆劇在手,要不是她自己作死,夠她吃一輩子紅利的。
最明顯的例子還有就是趙雅芝了,從古早的《上海灘》《戲說乾隆》到《新白娘子傳奇》,一部大爆劇讓她整整紅了三十年。
雖然她從來沒想過轉型,也沒有得到過演技上的獎項,但是她的人氣絲毫不輸香港影壇黃金時代的那些女神們。
除此之外還有娘娘和楊蜜,為什麼能夠一直穩居一線?說到底就是因為那兩部電視劇,前者的《甄嬛傳》《羋月傳》,後者的《宮鎖心玉》。
這話放在劉逸菲這裡同樣是如此,即使是她真能走出亞洲走向國際了,劉逸菲的基本盤和忠實粉絲還是在《金粉世家》《天龍八部》《仙劍奇俠傳》和《神鵰俠侶》之上的。
只要這幾部戲還存在,劉逸菲就有出去浪的資本,只不過…………等拍完《功夫之王》回來大機率是要被罵的…………張浩心中嘀咕著。
娛樂圈就是如此,資本對於明星秉持的想法就是得不到就毀掉,你不好拿捏,我就換一個好拿捏,聽話的上來。
劉逸菲想要成為一名身處一線且獨立自主的女明星,這些都是她自己必須要經歷的考驗。
只有全部經歷過這些詆譭、黑料、謾罵這些的洗禮之後你還能保持在一線的地位上沒有掉下來,這才算是真的成了。
只要劉逸菲不要自己被公司和合同限制住的話,張浩並不擔心劉逸菲的未來。
一年多的時間,到《功夫之王》上線為止一年多的時間,這是張浩給自己制定的發育時間。
現在的他距離劉逸菲還是太遙遠了一些,不管什麼方面都是如此。
他需要在這一年半的時間裡,努力把這個差距給縮減下來。
而國民度最高的電視劇,就是張浩的首選!《神鵰俠侶》背靠的是他老爹張紀中的名字,他的基本盤,他只能靠著自己的初始資金自己去建立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