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有不少人都意境沉寂在這山水之間繚繞的畫面之中。
第三句。
第四句。
待趙明易一首詩詞唸完,現場依舊寂靜無聲。
在場都是讀書人。
不管作出的詩句成色如何,這欣賞能力,卻都是一流,一句詩詞出來,立馬便可高下立判。
“好一個此景何須問去留!此詩山水意境畫面全有,此乃千古流傳之名句啊!”
“詩句高雅莊重,意境盎然優美,層次分明邏輯清晰,絕對是目前最好的一首詩了!”
“慚愧慚愧,我一位讀書人,竟還不如一位修者。”
“好詩!這定武侯府,又要出一位麒麟兒了!”
“今日詩會,怕是難有超越之人。”
終於,有人回過神來,驚歎出聲。
接二連三。
周圍滔滔不絕的議論和讚揚,響徹在整個皓明樓內。
站在趙明易身旁的青年,無奈垂頭。
一臉沮喪的默默下臺。
根本就用不到老者宣佈結果,面對這般可千古流傳的神作,他已然認輸。
趙明易的臉上寫滿了得意與興奮。
甚至他都已然在幻想,自己迎娶公主時的場面。
皓明樓外。
此時人潮洶湧。
靠近皓明樓的湖邊位置,兩位儒生立在圓壇之上,背對人群,手中一支巨大的毛筆引人矚目。
一名書童快步從皓明樓跑了出來。
嘴裡大聲呼喊:“本屆詩會第一首神作出現。”
站在圓壇的儒生當即揮毫潑墨。
字型赫然現於半空。
人群中已然有人跟著吟誦。
山水相依畫裡遊,
雲煙繚繞隱峰頭。
清風拂面心神爽,
此景何須問去留。
和皓明樓內如出一轍,先是寂靜無聲,後又洶湧澎湃。
不少白衣書生激動落淚。
顫抖著,將這詩句記錄下來。
三樓包廂。
房門被人推開,剛剛離開的丫鬟小月,匆忙的走了進來。
隨後在小郎君的耳邊低語了幾句。
小郎君臉色微變,有些韻怒。
一旁的趙長空雖然沒聽到兩人交談了些什麼,但用腳指頭都能想到,必然是與趙明易有所關聯。
而且趙長空還發現,這小丫頭生氣的時候,還蠻可愛的。
“去吧,我不希望這種敗類,髒了皓明樓的招牌。”
聞言,丫鬟小月再次退下。
只是這次,小月身後,又跟了數名護衛,下樓而去。
趙明易還在得意之中。
第一次受到這種萬眾矚目的待遇,看得出來,他很享受。
就連老者,也眼露欣慰之色。
滿意的點頭讚揚:“詩的語言清新自然,流暢易懂,沒有過多的雕琢和修飾,但卻能夠準確傳達出作者的情感和意境,相依、繚繞、拂面、心神爽等詞語的運用,既貼切又生動,增強了詩的表現力,好詩,說它是千古名句,也不為過,若是沒有比此詩更好的佳作,此詩可為魁首!”
趙明易激動萬分,正打算致謝。
“等一下。”
驟然,一道突兀的聲音,在人群后傳來。
打破了這皓明樓內,因神作出世而澎湃激昂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