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猛一聽陳瑩的說法,這和她從小接受的主流思想背道而馳。
要是以前,周曉月早反駁陳瑩了。
可能還會轉頭教訓她一番。
這次倒是認真聽陳瑩的話,還在腦袋裡好好思索一番,嫂子這話細細品味,還有幾分道理的。
曉月同志有長進,起碼沒像個炮仗一樣,別人的觀點和自己不一致,就瞬間炸毛,這就是進步呀!
陳瑩的話,周曉月沒回應,陳瑩也不在意。
人的想法不是那麼輕易改變的,這年頭的主流思想還是吃苦耐勞,周曉月要不是她親小姑子,陳瑩也不會和她說這番掏心窩的話。
在外人面前,陳瑩還是要裝一下的。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嘛!
百貨大樓的衣服在這個年代是好看的,周曉月看到是喜歡的走不動路。
她看上一件圓領半截袖,領口處有一圈蕾絲花邊,還用透明的線縫著一圈彩色珠子。
要陳瑩以後世的審美來看,這半截袖也是能經得住市場的捶打,確實不錯。
另外還看上一條高腰喇叭褲,喇叭褲在八十年代也是時髦款,日本電影《望鄉》和《追捕》風靡華國。
讓喇叭褲進入年輕人視線,大膽個性,年輕人骨子裡渴望不平庸,想要不一樣來彰顯自己。
“嫂子,你看怎麼樣?”
周曉月也喜歡穿個性的衣服,以前她哥哥有錢,一年要來逛好幾次百貨大樓,雖然不至於像原主那樣每次來都恨不得把百貨大樓搬回家,來一次也不至於空著手回去。
陳瑩也覺得不錯,就讓周曉月去試一下。
她看了一下這兩件衣服,一條喇叭褲就要一百塊,蕾絲花邊的半截袖要便宜一點兒,只要二十元。
買這一身衣服要一百二十元,在數毛票的八十年代,算是一筆鉅款。
可小姑子喜歡,陳瑩也不是小氣的人,準備把衣服買下送給小姑子。
想那麼多幹啥,錢花了可以再掙,一身衣服給小姑子帶來的好心情,可不是任何東西都能取代的。
“嫂子,我還是不試了,這太貴了。”
一身衣服要一百二十多塊,要賣兩百四十碗麻辣燙了,還沒算成本,周曉月想想就覺得肉疼。
要是被她媽媽知道了,肯定會生氣。
做小吃掙錢多不容易,全家人起早貪黑的,嫂子懷著孩子,也要跟著一起操勞,周曉月覺得自己不能這麼不懂事,卻是打心底裡喜歡這衣服。
陳瑩卻鼓勵周曉月去試穿一下,又不會少塊肉,周曉月被陳瑩說動,真的拿著衣服進了試衣間。
心裡想的卻是這麼好看的衣服,試穿一下她就滿足了。
她是不會買的,把買這衣服的錢攢下來,等小侄子出生後,給小侄子買奶粉喝。
衣服真的很好看,穿在周曉月身上,小姑娘顯得更有氣質。
陳瑩覺得不錯,也沒給小姑子拒絕的機會!
利索地付錢,等周曉月反應過來,要去阻止的時候,導購員都開好了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