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好。”
放下了衣裳後,紅梔並未多留轉身離開。
沈雲陽抬起手摸了摸衣裳,又摸了摸自己的臉蛋,只要能離開鬼地方,哪怕是給人做妾,她也願意!
紅梔將沈雲陽的態度轉告了樂晏:“奴婢瞧著七公主恨不得春風得意,恨不得馬上就要走,還想收買宮女去打探訊息。”
聽此話,樂晏對沈雲陽最後容忍度沒了。
若是沈雲陽抵死不從,說不定她還會想想其他法子,可現在麼,不必了。
次日
沈大人帶著一群沈家族人,在朝堂上當場表示不同意和親,沈大人面露憤怒:“七公主年紀還小,怎能和親?”
“只是和親,又不是馬上洞房。”有人提出反駁。
“就是,等及笄後再行房也不遲,這也沒什麼奇怪的。”
雙方各執一詞。
沈大人立即表示:“我是七公主的長輩,同為沈家人,我不同意齊家擅自替七公主做決定,輪親疏遠近,我們才是同族,齊家背信棄義率先投靠南和,簡直就是小人行徑,如今又為了榮華富貴奉獻七公主,我堅決不同意!”
在沈大人慷慨激昂極力勸阻下,諸位大臣紛紛上前勸,可沈家族人也是一致表示不同意。
“七公主好歹也是公子之尊,怎能被人如此踐踏?”
“談什麼和親?可曾問過南牧,如今是南牧做主,而非亡國大慶,南和擺明就是沒有把咱們南牧放在眼裡,今日娶七公主,他日又該惦記別的了。”
一番話堵得幾位大臣說不出話來。
彷彿再說,他們就成了軟骨頭。
由沈大人親自出面代為拒絕了南和求娶,並嚴厲呵斥了齊家,沈大人回到家中,一同跟來的還有沈家其他族人。
“為了一個七公主,咱們至於做出頭鳥,四處樹敵?”有人不滿。
沈家處境現在本就艱難,低調才是正事。
沈大人苦笑:“你以為我願意出頭?還不都是上頭的意思,不便出手,我只能如此了,沈家辦成了此事,說不定還有機會翻身。”
幾人詫異。
“前朝公主留在皇宮對皇后又有什麼好處?”有人疑惑。
沈大人揚眉:“我可曾說過和親一定不成?”
幾日後南和再次傳來訊息,願送黃金萬兩求娶七公主,並表示這是大慶皇帝臨終前的託孤。
奏摺傳到樂晏手上,輕輕瞥了眼,她勾唇;“黃金萬兩,南和倒是捨得下本錢。”
“娘娘,接下來該怎麼辦?”
“南牧不缺銀子,更不是養不起七公主,七公主自個兒不願意背井離鄉,夜夜夢魘,將這些話傳給沈家。”樂晏道。
南和給的籌碼遠遠不夠。
沈家再次駁回。
與此同時邊關也傳出訊息,北燕被打得接連後退,已痛失一座城,還有傳言南牧糧草供應不足,岌岌可危。
樂晏緊繃著臉,閉著眼沉思了片刻後看向了紅梔:“傳本宮令,即刻讓黎夫人籌集一些糧草,在城門口施粥一月,至於由頭,讓她自己想。”
她想了想又繼續說:“從本宮的庫房裡搬出些值錢的送去黎家。”
有些事不能洩了氣,一旦洩了氣,後果不可估計。
好不容易振奮起來的民心,絕不能被人攪合了,不管邊關如何,金陵城不能亂。
“讓戶部尚書即刻來!”
“是。”
等了片刻後戶部尚書被召見,隔著一扇屏風,戶部尚書跪地行禮:“微臣給皇后娘娘請安,娘娘萬福金安。”
“本宮想知道朝廷還能不能撥出糧草去邊關?”
戶部尚書面露難色:“皇上初登基,南牧接管的大慶的空殼,連年征戰,國庫空虛,根基不穩又在打仗,微臣實在是難。”
這事兒樂晏心裡也知道,當初張秦派許大人在金陵城鬧事,一方面也有揭穿南牧老底的意思。
國庫裡糧草確實有限。
“如何能籌集糧草?”樂晏問。
戶部尚書神色一愣,支支吾吾半天都說不出來:“要麼捐糧,要麼搶,現在正是春種,還未秋收,就是強收也未必有,反而會造成惶恐。”
捐糧兩個字鑽入了樂晏耳朵裡,她看向了戶部尚書:“本宮覺得大人言之有理。”
樂晏忽然問:“本宮想重新在建立幾個糧草,讓家中有存糧之人將糧食放入糧倉內,用銀子,或是糧票兌換,確保隨時都可以兌換,如此一來,糧食存放在家中,反而還有發黴,潮溼的風險。”
這個提議讓戶部尚書猶豫了片刻;“微臣只擔心百姓未必信得過朝廷。”
樂晏下巴輕抬:“這有什麼難的,就有金陵城的百官開始帶頭存糧,算出每家多少人口,每日消耗多少,只准留一個月口糧,其餘的要一併存入糧倉內,此外,那些米糧生意的也可以存入糧倉。”
“皇后娘娘……”
“戶部尚書是覺得本宮的提議不行?”樂晏蹙眉。
戶部尚書搖頭:“這,這倒不是,若有人不配合,又或是糧商不滿,鬧騰起來又該如何?”
“百官之中若有人不配合的,一律提來見本宮,至於糧商,暫時安撫,也可和朝廷合作,糧商若給足了朝廷一定數額的糧食,朝廷可以高價回收,這對糧商而言也是好事。”
樂晏話鋒一轉:“此事先從金陵城,以及周邊的五座城池開始施行,本宮會派禁衛軍時不時在外巡遊,若有人敢強搶,誅三族!”
冷幽幽的話聽著就叫人心裡發顫,戶部尚書幾次語噎,末了才說:“娘,娘娘,舉辦糧倉收糧食,也需要大量的銀錢,戶部,怕是不足以支撐。”
“此事不難。”
樂晏輕輕揚起下巴,紅梔立即讓宮女抬著大箱子來了,開啟箱子,滿滿一箱子的銀票。
“尚書大人,戰爭在前,要分得清輕重緩急,將士們的性命遠比這些黃白之物重要得多,是不是?”
看著整箱的銀票,戶部尚書驚愕得合不攏嘴了,震驚之餘又想到這位北梁來的長公主還是天下第一富商盛家的外孫女。
陪嫁時,百里紅妝可不是虛的。
戶部尚書立即像是打了雞血似的,不停的朝著樂晏磕頭:“微臣,微臣這就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