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戰爭,百姓已經承受了太多的苦難,也掙扎太久了,他們需要一點希望。
這一點希望之火,足以在他們心中燎原,凝聚成改天換地的磅礴偉力。
第二個原因,則更為直接——大秦的國庫,如今已是前所未有的充盈!
一車車金黃的麥粒,一袋袋飽滿的稻穀,源源不斷地從現代運往大秦,裝滿了官倉,足以讓整個大秦的軍民飽食數年!
更遑論還有那些堆積如山的肉乾、果蔬以及其他戰略物資。
如此豐厚的家底,讓始皇帝與整個大秦高層,都有了從容應對任何變故的底氣。
而這一切輝煌成就的背後,都離不開餘白。
正是她,如同一個神秘而慷慨的寶庫,總能在最關鍵的時刻,透過那條隱秘的空間,為大秦送來海量的、遠超這個時代想象的充足物資。
尤其是那些專供大秦軍隊的特殊軍糧,更是讓始皇帝和扶蘇如虎添翼。
說起這軍糧,最初的契機,源於餘白當初贈予扶蘇的那批浩如煙海的書籍。
在那些包羅永珍的知識中,有幾冊不起眼的現代軍事後勤相關的書籍,詳細描述了諸如“軍用壓縮餅乾”、“單兵自熱口糧”、“能量棒”以及各式“軍用罐頭”的製作與功用。
扶蘇何等聰慧,幾乎在看到這些內容的瞬間,便敏銳地意識到了它們對於一支軍隊的革命性意義!
想象一下,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當敵軍還在埋鍋造飯、為後勤所困時,大秦的銳士卻能隨時隨地享用熱騰騰、高能量的飯菜,這將是何等巨大的優勢!
“若我大秦將士,皆能以此為食,何愁長途奔襲之苦?何懼敵寇堅壁清野之策?”
扶蘇捧著那幾頁紙,激動得雙目放光,當即透過與餘白的聯絡渠道,試探性地訂購了一批樣品。
結果,一發而不可收拾!
當第一批貼著陌生標籤的鐵皮罐頭和奇形怪狀的自熱飯菜包出現在大秦軍營時,引起的轟動是現象級的。
那些曾經只能啃食乾硬麥餅、吞嚥冰冷肉乾計程車卒,第一次嚐到瞭如此便捷、美味且能量充沛的食物。
士氣之高昂,前所未有!
自此,訂單源源不斷地飛向餘白。
從最初的少量試用,到後來的大規模裝備精銳部隊,再到如今,軍用糧的需求量,幾乎佔據了餘白與大秦物資交換總量的半壁江山!
其重要性,甚至一度超越了那些先進的武器圖紙和工業裝置。
面對如此龐大且持續增長的需求,餘白也是想盡辦法。
畢竟,這些軍糧不同於可以直接從超市進貨的普通物資,它們需要特定的生產線和工藝。
無奈之下,餘白也不得不將目光投向了食品加工廠。
經過一番篩選和考察,她與一家規模較大的食品加工廠達成了“合作協議”。
從此,這家工廠便開足了馬力,日夜不停地生產著各式軍糧,再由余白悄無聲息地轉運至大秦。
一個隱秘而高效的供應鏈,就這樣悄然建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