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華直接開口說:“周廠長,想必我們過來的目的,您也猜到了,我就不多說廢話了。我想要跟機械廠合作!”
周振邦一時間沉默下來,過了一會兒,才抬頭看向陳建華,聲音像塊冰坨子,又冷又硬:
“聽說你在服裝廠、食品廠的事情,搞了些小聰明,投機取巧罷了。技術,那是實打實的硬功夫!”
他枯瘦的手指猛地戳向車間裡那一排排老掉牙的機床。
這些鐵疙瘩渾身油汙,笨重得像頭老牛,一看就是五十年代的老古董。
“看見沒?這些老夥計,舊是舊,可筋骨硬朗,精度夠用!”
他話鋒一轉,陰冷的目光掃過旁邊幾個縮著脖子、動作笨拙的年輕工人,聲音陡然拔高,
“問題是人,技術斷層,青黃不接,這才是根子上的爛瘡!”
陳建華沒急著反駁。
他目光銳利,快速掃過整個車間。
裝置確實老得掉渣,但看得出有人用心保養過。
工人?
一個個畏手畏腳,眼神躲閃,連拆個螺絲都透著心虛,明顯是沒經過正經培訓,半點自信也無。
地上堆著待修的拖拉機、柴油機零件,像座小山,進度慢得讓人心焦。
“周廠長說技術是根本,我一百個贊同。”
陳建華開口,聲音沉穩,卻像塊石頭砸進死水。
“但技術斷層,不是天塹,裝置老舊,也不是效率低下的藉口,關鍵是怎麼讓現有的傢伙什兒和人手,榨出最大的油水!”
“榨油水?”
周振邦鏡片後的眼睛射出濃濃的譏諷,嗤笑一聲。
“陳顧問,高見啊,難不成你能憑空變出進口的新裝置?還是能一夜之間把這些毛頭小子灌成八級大師傅?做夢也不是這麼做的!”
陳建華幾步走到一臺正被大卸八塊的老柴油機旁,指著學徒手裡笨重的工具和攤了一地的零件,聲音陡然拔高,字字如錘,砸在每個人心上:
“問題一:維修像無頭蒼蠅,毫無標準,全憑老師傅一張嘴,學徒死記硬背!效率低,錯漏多,返工堆成山,活該!”
“問題二:配件管理一鍋粥,常用件壞了現找,特殊件?定製等到猴年馬月?農忙需要時,全他媽耽誤在等配件上了!”
“問題三:技術傳承斷了根,老師傅的經驗爛在肚子裡,學徒學得慢,越幹越沒膽!”
他目光如電,掃視全場,丟擲的方案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
“我的法子,不靠新機器,不靠神仙灌頂,就靠一套體系,那就是《傻瓜式維修手冊》,形成標準化!”
“只要你放手給我,我就又有辦法!”
陳建華說完,他的目光直直盯著周廠長!
陳建華的辦法也很簡單,把廠裡僅存的幾位老師傅集合起來!
專攻最常見、最愛趴窩的幾種農機,比如手扶拖拉機、柴油抽水機!
編寫圖文並茂、步驟清晰的維修手冊!
怎麼拆?
用什麼工具?
螺絲擰哪顆?
怎麼檢測?
怎麼裝回去?
一步一圖,照著做就行!
讓一個懂點機械皮毛的學徒,對著手冊,能搞定80%的常見毛病!
管配件:分級供應,常用易損件,活塞環、缸墊、油封...建安全庫存,壞了,立刻可取!
特殊定製件:跟縣機械廠籤長期合同,縮短交貨期!
同時,琢磨用現有裝置仿製替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