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這些東西,需要好幾個時辰,他不可能一直在鐵匠鋪等著。
趁這個空閒的時間,李逸決定去找一個木匠,定製一些椅子。
現在這個時期的大唐,存在著跪地而坐與垂足而坐兩種方式,而這兩種方式,李逸都不喜歡。
跪地而坐,雖然不是真跪,而是屁股後面有個小凳子,但依然很不舒服。
垂足而坐,是坐在高胡凳或者榻上面,沒有靠背,李逸同樣不習慣。
所以,李逸打算找木匠做幾把有靠背的椅子,還有一把搖搖椅。
……
與此同時。
皇宮。
太極殿。
開完朝會之後,李世民下達了一道旨意。
中午他要在宮中舉辦一場書法盛宴,讓群臣參加。
眾臣都知道李世民酷愛寫飛白書,以前也舉辦過類似宴會,故而群臣也沒有多想。
然而。
等到宴會開始的時候,李世民開口說的第一句話,就讓群臣知道今天的宴會並不尋常。
“諸位卿家,今日朕舉辦此盛宴,是邀請眾卿家見識一種全新的書體!”
此言一出,群臣頓時震驚不已。
他們都知道李世民的書法很好,尤其酷愛寫飛白書。
以前李世民舉辦書法盛宴之時,經常會現場寫一幅飛白書,然後賜給某一位臣子,往往這個時候,就是群臣爭搶的時候。
雖然這其中有大臣們爭寵的因素在,但李世民的書法確實寫得好,也是事實。
故而,今日李世民鄭重其事舉辦書法盛宴,要向群臣介紹一種全新書體,自然令群臣感到十分好奇。
“陛下,敢問這新的書體是什麼?”
秘書監虞世南率先開口問道。
他算得上是一名書法家,喜歡研究書法,此時聽到有新的書體,便十分感興趣。
在虞世南開口之後,其餘大臣也看向李世民,等待著李世民的答案。
“此新的書體,名為瘦金體!”
李世民說出了新書體的名字,並且把李逸昨日手寫的那一幅《清平調》拿了出來,令人放在一張桌子上,供群臣觀看。
昨天他跟長孫皇后回宮之後,便從長孫皇后手中拿來了這一幅字,並出了今日舉辦書法書法盛宴的決定。
一方面,他是真想把李逸發明的瘦金體分享給更多人,讓更多人知道這一新書體,因為他真的很喜歡瘦金體。
另一方面嘛,就是在群臣面前炫耀一下李逸的本領。
雖然不能暴露李逸的身份,但聽聽大臣們誇讚自己兒子,他心裡還是很爽的。
魏徵看到這一幅《清平調》的第一時間,沒有關注書體,反而是被這首詩的內容深深震驚了。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魏徵口中輕聲誦讀一遍,不禁雙目發亮,讚歎出聲:
“這首詩寫得太好了!此乃傳世佳作啊!”
他除了是錚錚鐵骨的名臣之外,還有另外一重身份,那便是一位寫過不少詩的詩人。
其餘很多大臣緊接著魏徵之後,也是紛紛開口讚歎不已:
“真是一首好詩啊!”
“這一首詩,真是誇盡了女子的美貌!”
“寫得太妙了!”
他們這些人,不管自己寫詩不寫詩,都具有良好的詩歌鑑賞能力,自然能體會到這一首詩的好。
在諸多稱讚聲中,魏徵開口問李世民道:
“陛下,敢問這一首詩是何人所寫?”
“此詩的作者,前幾日我向你與房卿家提起過他。”
李世民賣了一個關子。
魏徵還未開口,房玄齡便已驚撥出聲:
“莫非是那位向朝廷獻上科舉改革之策的十五歲民間少年?”
“正是他。”
李世民點頭回道。
轟!!!
群臣直接炸鍋了!
“居然是那位天才少年!真是厲害啊!”
“如此才華,真是讓人不得不服!”
“……”
諸多大臣讚歎出聲。
科舉改革之策,已經在傳遍了朝堂,大臣們當時聽說這些策略是一位十五歲民間少年提出來的時候,無不震驚佩服萬分,紛紛稱讚這位少年的眼光見識卓越無比。
如今看了這位少年寫的這首詩,他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什麼叫天縱奇才。
這時,虞世南心中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想:
“陛下,這瘦金體,莫非也是這位少年發明的?”
他作為書法家,看得出瘦金體的巧妙之處,是一種與眾不同、別具一格的書法藝術。
“虞卿家猜對了,確實是他發明的!”
李世民笑著回道。
雖然李逸的身份現在還不能暴露,但這些成就都是屬於李逸的,等到未來李逸身份曝光,必定能很快獲得群臣的認可。
聽到李世民的回答之後,殿中又再度響起了此起彼伏的讚歎聲。
“這個少年,真是厲害啊!”
“能為國建言,能寫詩,還發明瞭如此好看的新字型,真是才華橫溢!”
“……”
聽著大臣們對李逸的稱讚,李世民心中與有榮焉,很是欣喜。
“陛下,此等大才若不能入朝為國效力,乃是朝廷的巨大損失,臣懇請陛下召此少年入朝為官。”
房玄齡沉聲開口對李世民說道。
在他之後,魏徵等大臣也是紛紛附和。
“諸位卿家放心,他一定會為國效力的,只是眼下時機未到,還得再等等。”
李世民看著群臣,緩緩回答道。
……
最終,李逸在西市挑選出了一個滿意的木匠。
一番溝通之後,兩人達成一致,這個木匠做好全部的椅子之後,會直接送到李逸家。
談完椅子的事,李逸又去西市買了一些酒、山楂與甘蔗。
過兩天他就要去宿國公府做客,得準備點禮物。
時間緊,他來不及買糧食從頭到尾生產蒸餾酒了,只能湊合買點現有的酒,然後用他讓鐵匠打造的蒸餾器蒸餾一下。
雖然比自己挑選糧食從頭到尾製作出來的蒸餾酒,口感可能要差一點,但如果與大唐目前的酒相比,無疑要強很多。
畢竟,這時候大唐的酒,是以釀造酒為主。
而在釀造的時候,酒精濃度一旦達到10度以上,就不會再繼續發酵。
也就是說,大唐目前的酒,酒精度最高也就是10度,而蒸餾酒的酒精度數,通常高於40%。
這樣度數的酒,放在這個大唐,就是降維打擊,用來當禮物送給程知節,李逸覺得足夠了。
買完東西,李逸在車行僱傭了一輛馬車,拉著這些東西趕到了他訂貨的鐵匠鋪。
沒等多久,鐵匠鋪就把他定製的鐵鍋、天鍋等東西全部打造完成了。
將這些東西用馬車拉回家之後,李逸收拾收拾就歇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