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媒婆喜笑顏開自來熟地推開院門走進來,一瞧見地上的獵物,心想好傢伙,這姜家在荒年日子都過得這麼好,她從前怎麼沒打聽到過還有這麼好的人家藏著未嫁小閨女呢。
這兩三年日子不好過,嫁女娶妻的少了,她這媒婆的營生都不景氣。
大旱這三年的紅封都不抵從前一年當媒婆得到的多,要不是家中人口多都要等著吃飯,王媒婆都想跟著城裡的老姐姐去做牙婆子的事了。
嫁女娶妻的人少,賣兒賣女的人多啊!
不過想來想去,覺得倒騰孩子買賣是缺德事,王媒婆還是忍住了。
王氏緊跟著王媒婆進了院子,粗略一掃姜家的條件,還算不錯。
算起來王氏和王媒婆還有點親戚關係,王氏的爹和王媒婆的爹是一個五服的叔侄關係,真掄起來王氏還得喊王媒婆一聲表姑。
姜順德和錢氏一看王媒婆的穿紅戴綠,頭上一朵大紅花就深知她是做什麼的了,這兩年倒是也有媒婆登門,不過一瞧見姜嫻扛著野豬進門,亦或是手提兩擔水進門就被她嚇跑了。
這幫媒婆還亂傳話,搞得姜嫻惡名在外,是十里八鄉有名的女獵戶,一身好力氣,正經人家一聽誰敢找姜嫻這麼個惡女子做媳婦,人人都想要溫婉賢淑能勤儉持家的,可不願意找個舞刀弄棍,天天在山野裡鑽來鑽去的女獵戶。
這不,至今已經有二年沒媒婆登門了。
兩個人客氣地迎著王媒婆和王氏進屋坐著喝口茶水。
四個人坐在堂屋裡大眼瞪小眼。
王媒婆笑眯眯地開口介紹:“姜家大兄弟,大妹子,這位是我孃家的堂侄女王桂香,她家三郎喬荀是咱均溪縣十里八鄉有名的文曲星,十三歲就考上了童生,長得一表人才,如今年歲十九,是咱們附近十里八鄉都難打聽到的好後生。
我這堂侄女心想小兒子都十九了,先成家再立業也不錯,便拖我到處打聽想著找個合適的兒媳婦,要年紀相仿,還要性子潑辣能鎮得住事,畢竟她家三郎是個文弱書生,平日裡嘴笨怕挨欺負。
這找來找去沒看中合適的,誰知這麼巧,昨個你家丫頭登門找她家三小子辦事,她就一眼便相中了你家丫頭,一打聽年歲十七未婚陪,這不著急忙慌地喊來帶著她登門,來問問你們可有意願兩家瞭解一番,結個兩姓之好?”
姜順德和錢氏不知道昨天是什麼個情況,但聽聞姜嫻已經去過喬家一趟,叫這個喬童生的娘看上了。
王氏瞧著人精明能幹,應該是個好相處的,不過光看一眼是看不出什麼名堂。
姜順德臉上堆起一抹笑,矜持著開口:“我家那丫頭如今年歲十七,也不著急婚嫁,不過既然你們找上門來了,那是可以互相瞭解一番,不過最主要的還是看孩子們的意願,我們姜家不興強娶強嫁那一套。
還有我家嫻兒從小跟著我上山打獵,風吹日曬的一身糙皮子,她有一把子好力氣,打獵採藥她在行,什麼針線女紅廚藝樣樣不精,我們夫妻倆就這麼一個女兒從小也是驕縱的養著從不給她受氣,所以養得閨女真性情,脾氣爆,一言不合可能就翻臉。
前幾回來上門打聽的媒婆出去還亂傳話,搞得我家嫻兒惡名遠揚,你們來之前難道沒在外頭打聽一番?老姐姐家要說親事的三小子可知曉自己日後娶的是怎樣的媳婦?”
錢氏的眼刀子快刺穿姜順德,這死老頭子這麼說,豈不是又要嚇跑個新上門的媒婆!
姜順德裝作看不見媳婦的眼神,雖然懼內,可事關女兒的終生幸福,姜順德肯定要給她好好把關。
且他說的是實話,若是這點都承受不住就跑,那趁早走人。
大不了他姜順德養閨女一輩子就是了。
錢氏真是快要被丈夫氣死,獨坐在那尷尬地衝著王媒婆和王氏笑笑,解釋一句:“其實我們家嫻兒就是真性情,其實人很不錯,就是傳言可能不太好聽,但絕對是打著燈籠都難找的好孩子。”
王媒婆和王氏卻聽得臉上一怔。
這夫妻倆,似乎對自家閨女很沒信心。
別說尋常媒婆跑了,王媒婆現在也想跑。
不過這門親事是王氏自己找上門來想要談成的,而且王氏還看姜家閨女,王媒婆只能硬著頭皮點頭,笑著回答:“自然是打聽過,她家三小子也知道要求娶你們家女兒的事,願意得很,而且我這堂侄女啊就希望找個你們家閨女這樣的英姿颯爽的好姑娘。”
姜順德眸中頓時一亮!
嗯?沒嚇跑!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