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正值羅馬擴張期,羅馬共和國透過三次布匿戰爭擊敗迦太基,控制地中海西部。此時的羅馬處於崛起階段,還不是後世那個巔峰的羅馬帝國。
以他們那個元老院共和制慢吞吞的辦事效率,和簡陋弱小數量少的軍隊。
根本不可能是二十幾萬匈奴人的對手。
此時的匈奴人本就處於崛起霸主的階段,歷經無數戰爭,個個都是精兵。
又被陳宏攆著跑,成了喪家之犬,無所顧忌,只想爽一把。
這種無所顧忌的喪家之犬是非常可怕的,他們是真的可以為了財富、爽快而拼命的。
劫掠、屠城、搶女人什麼的,都是小兒科了。
羅馬扛住了匈奴一段時間的進攻,但很快就頂不住匈奴人的猛烈進攻,最終被攻破首都。
什麼元老院,什麼奴隸制莊園主,通通被踏了成紅泥。
陳宏將羅馬共和國的所有希臘典籍、拉丁典籍、《十二銅表法》等法律典籍、各種建築、工程、數學典籍、哲學、史學、神話等典籍,通通搜刮一空,收入囊中。
陳宏驅趕著匈奴大軍繼續西征,繞過地中海,來到地中海西部的海上強國——迦太基。
迦太基曾是壟斷地中海海上霸權的強盛國家,壟斷了地中海商貿網路,控制了大量貴金屬貿易,富得流油。
但羅馬共和國崛起,眼紅迦太基的富裕,和迦太基爭奪地中海海上霸權。
現在的迦太基經歷了兩次布匿戰爭,已經國力大衰了。
面對匈奴大規模騎兵入侵,迦太基節節敗退,即使是最堅固的首都迦太基城邦,也在堅持一段時間的鏖戰後失陷。
迦太基滅亡。
但是匈奴人雖然陸上無敵,卻不擅海戰。
面對迦太基和羅馬共和國殘存的海上艦隊,卻也是無可奈何。
陳宏研究了一下迦太基的航海技術。
迦太基發展三列槳戰船與圓形商港-軍港複合體,商港透過狹窄水道連通海洋,軍港可容納220艘戰艦。
陳宏將迦太基的海上戰船和港口建造技術全部學會,將迦太基的所有知識全部搬空。
至此,陳宏驅使著匈奴人,由東向西,打穿了整個歐亞大陸。
所到之處,無人能敵。
沒一個能打的,全是菜雞。
這一次陳宏西征,吊打了整個歐亞大陸。
什麼亞歷山大東征,在陳宏西征面前,就是個弟弟。
陳宏只率800騎兵觀光旅遊團,驅趕著一群牛羊,就給了這幫蠻夷抽了一鞭“上帝之鞭”。
抽得他們嗷嗷叫,跪下來親吻陳宏的馬蹄。
獻上自己的屁股,迎接馬蹄一踹。
陳宏沒有再管匈奴人,留著他們去禍害歐洲蠻夷吧。
陳宏率領騎兵,向東折返,準備班師回朝。
而陳宏不知道的是,蒙恬跟在他屁股後面,隨著聽到的訊息越來越多,見到的地方、事情越來越多,蒙恬震驚得也越來越多,最後直接都麻木了。
蒙恬親眼看見了被幹爆的大夏,蒙恬派軍佔領大夏,將大夏的國土納入大秦的版圖之中,並派人去稟報始皇帝。
蒙恬留下兩萬大軍,鎮守大夏,帶著剩餘的二十三萬大軍,繼續西行。
沿著匈奴人和陳宏帶路的軌跡,繼續西征。
看到了被幹爆的安息帝國,留下兩萬大軍鎮守,納入大秦版圖。
帶著剩下的二十一萬大軍,繼續緩緩前進。
來到塞琉古王朝,又是一個滿目瘡痍的王國,蒙恬留下四萬大軍鎮守,繼續西進。
帶著剩下的十七萬大軍,蒙恬沒敢繼續西進到埃及地區的托勒密王朝。
因為那需要跨過阿拉伯世界的北端,越過約旦河,才能來到尼羅河的開羅。
中間的阿拉伯世界,有一段荒漠的路程,生性謹慎的蒙恬不敢冒險。
於是,蒙恬沿著匈奴人和陳宏留下的軌跡,北進,到歐洲世界去。
穿過兩個黑海之間的大陸帶,北進到歐洲世界。
繞過長長的黑海沿岸,他們又看到了滿目瘡痍的馬其頓,又留下七萬大軍鎮守馬其頓及周邊小國。
繼續西征,來到羅馬共和國,留下八萬大軍鎮守羅馬及周邊小國,納入大秦版圖。
看著這完全陌生的世界,蒙恬無奈地搖搖頭:“仙人果然不同凡響啊,居然打到了這極西之地,隨便打打,也非我等凡人百世所能及也。”
蒙恬實在無力西進了,補給線拉得太長了。
就算有沿途免費的各國糧倉補給,也經不住這般消耗。
蒙恬只能無奈帶著剩下的兩萬大軍折返東方,準備班師回朝。
回去的途中,遇到了陳宏追趕上來的800騎兵。
當得知陳宏還打下了更西邊的迦太基,和更南邊的非洲大陸北方的埃及地區的托勒密王朝。
蒙恬是目瞪口呆啊,連忙感慨:“自古以來,軍功未有如先生者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