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王凌正德滿意地點了點頭:“準!”
凌天皓深吸一口氣,整理了一下衣冠,目光掃過眾臣,帶著一絲傲然。
他要讓所有人都看看,他凌天皓,才是大永王朝當之無愧的儲君!
“兒臣以為,欲安內攘外,必先強本固基。”
凌天皓侃侃而談,聲音洪亮。
“於內,當以農為本,勸課農桑,興修水利,減輕賦稅,使百姓安居樂業,則國庫自充,民心自安。”
“同時,嚴明法度,整頓吏治,使官員清廉,則政通人和。”
“於外,對大夏,當以和為主,遣使修好,互通有無,避免刀兵,此乃上策。”
“若大夏執意來犯,則當堅壁清野,以逸待勞,聯合周邊小國,共同抗衡。”
“對北境蠻族,當恩威並施。一方面加強邊防,屯兵戍邊,使其不敢輕易來犯;另一方面,可開邊市,互通貿易,以利誘之,分化瓦解其部落,使其不能擰成一股繩。”
“對東海之寇,則當組建強大水師,剿撫並用。首惡必辦,脅從可宥,斷其根基,則海疆自寧。”
凌天皓洋洋灑灑說了一大通,皆是些老成持重之言。
這些話,雖然聽起來沒什麼新意,但卻四平八穩,挑不出什麼大錯。
而且,其中不乏一些翰林院宿儒和六部重臣的“智慧結晶”。
永王凌正德聽著,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嗯,不錯,皓兒果然沒有讓朕失望。
這些對策,雖然中庸,但卻符合大永目前的國情。
至少,比那個逆子凌天宇那些“離經叛道”的言論,要穩妥得多!
朝中不少大臣,也紛紛點頭稱是。
“太子殿下所言極是,深思熟慮,老成謀國啊!”
“是啊,太子殿下此策,堪稱萬全之策!”
東宮一系的官員,更是毫不吝嗇讚美之詞。
凌天皓聽著周圍的讚揚聲,臉上的得意之色更濃。
他挑釁地看了一眼凌天宇,彷彿在說:看到了嗎?這才叫治國之策!你那個廢物,能說出什麼來?
凌天宇依舊神色平靜,彷彿沒有聽到周圍的議論。
在他看來,凌天皓的這番話,不過是拾人牙慧,空洞無物。
什麼強本固基,什麼以和為主,什麼恩威並施……
全是些治標不治本的空話套話!
若真按他這麼搞,大永別說強盛了,能不亡國就算不錯了!
一群井底之蛙,也敢妄談國策?
可笑至極!
永王凌正德將眾人的反應盡收眼底,心中更加得意。
他清了清嗓子,看向其他幾位王子:“爾等可有不同見解?”
四王子、五王子等人,早已被凌天皓那番“高論”震懾住了,哪裡還敢多言,紛紛表示贊同太子殿下的觀點。
永王滿意地點了點頭,最後將目光投向了凌天宇。
“凌天宇,你呢?”
他故意問道,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輕蔑。
他倒要看看,這個逆子,又能說出什麼驚世駭俗的歪理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