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說什麼都無濟於事,只能看著滿京城都知道。如此也好,璉哥兒吃點苦頭不是壞事。”賈珠嘴上是這麼說,心裡還是暗暗的鄙夷賈璉的。丟的總歸是賈府的面子嘛。賈璉對這些自然是一無所知,沒人告訴他,外面的訊息也傳不進來。每日裡賈璉安心的在家讀書,仗著超強的記憶,賈璉已經把《四書》默寫了一遍,其他相關書籍,比如朱熹的《四書集註》,賈璉也抄了一遍。
說到這個《四書集註》,朱熹加了很多私貨。賈璉拿科舉當做敲門磚,主要是這個時代,你想做官還得讓人看的起,就得走科舉的路線。至於《新編算經》,賈璉看一遍就丟一邊去了,完全沒有難度。最多就是高二的水準,有掛的賈璉稍稍看一遍,過去學的知識自己就回來了,很容易就能掌握其中的知識。
剩下的就是考試內容了,首先是經意理解,就是翻譯一下課本上的內容,其次是三篇制文,也就是八股文。這東西對賈璉而言有難度,他採取的辦法就是買回來一堆文集,先看別人是怎麼寫的,歸納出格式來,然後來個題海戰術。
對著這些佳作,同樣的題目,自己每天寫三篇。不是不想多寫,實在是這寫字是需要時間的,大概就是上午一篇,下午一篇,晚上一篇。
每日賈璉除了早起時走半個小時,晚飯後走半個小時,午睡一個小時,其他時間都在讀書。賈璉做了個計劃,讓桂香沒過一個時辰,讓自己停下,起來活動一炷香。
賈璉的勁頭算是把東跨院的人鎮住了,很快整個賈府的人也都不敢亂說閒話了。即便是考不上青雲書院,回頭去國子監讀書,賈璉如此好學,萬一真的考中了呢?再說了,李嬤嬤的慘狀大家可沒忘記呢。
賈赦也沒賈璉的舉動驚到了,每日晨昏定省時,特意還問了幾次賈璉讀書的情況。賈璉表示讀書還算有所收穫,就等著青雲書院的開考。
二月初一,賈璉暫停了正常的讀書計劃,早起給賈赦問安時,老東西很意外的來一句:“明日就要入學考試,你不用想要多,便是考不上,國子監那邊也能去讀書的,春天沒考上,秋天還能靠,你年紀還小,不著急。”
真是難得啊,搞的賈璉還以為出現幻聽了,正常的節奏不是“小畜生”開頭麼?
“父親說的在理,有心讀書,不在早晚”賈璉也沒說什麼大話,畢竟還真的沒有太大的把握。真要把大話說了,考不上才丟人。
這些日子,賈赦沒少聽別人說起這個事情,每次都心裡帶著一點自豪和驕傲對別人解釋,大概意思就是賈璉開竅了,突然想讀書了,青雲書院自然沒有把握,但是試一試沒壞處,報名費那點銀子,賈府又不缺。要是不敢去嘗試,反而落了下乘,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賈母這邊也難得關心了一番道:“這些日子璉哥兒用心讀書了,只是在家閉門讀書,沒個人來指點,怕是讀差了。你珠大哥已經進學,不懂的地方,可以去問他。”
賈璉心說這話你怎麼不早說?賈珠不關心,那是利益使然。你個老不死的,早點讓他來指點我讀書,他敢不來麼?明天就要考試了你才說。你是怕我考中了,丟賈珠的臉麼?
心裡腹誹,臉上賈璉卻露出感激之色道:“多謝祖母關心,孫兒想的是先自己試一試,春季招生不中,再尋個先生來教,秋季再考。”
一句話說的賈母臉色不那麼好看了,她臉上還得維持慈祥的笑容。這小猴子,說話看著挺周全的,怎麼聽到耳朵裡,心裡不是味道呢?哦。孫子要讀書,要考青雲書院,你不知道先安排個先生來教一陣麼?說是接到榮禧堂來照顧,你倒是安排啊。
原則上這些賈赦該操心的事情,您貴人忘事,這榮禧堂裡那麼多閒話,您真就聽不到?哦,先生不好找,那麼再不濟,賈政那邊好幾個清客有舉人功名,安排啊!賈母心裡膩歪的時候,賈璉已經告辭走人了。
東跨院這邊,賈璉的院子裡來了客人,東府的尤氏帶著幾個丫鬟登門,送來了特意託人買的徽筆徽墨。見到賈璉,尤氏笑著開口:“我也懂這些,你珍大哥說了,挑貴的買。我就按照這個安排了,也不知道合用不合用。”
這個事情嘛,賈璉肯定不信是賈珍安排的,他沒那個心思。肯定是尤氏想到的,跟賈珍提了一句。畢竟是正經的榮國府襲爵的兄弟,利用價值比較大,筆墨才幾個錢?賈璉認真的謝過,尤氏準備的很充分,應該是請教過別人的,新買的小箱子,裝了筆墨,拎著走不重,裡面還有瓶子裝了水,下面一排還有幾個盒子,裡面裝的點心蜜餞茶葉。
“說是要靠兩天,吃住都在裡頭,就怕璉哥兒吃不慣裡面的飯菜。”尤氏還在繼續說,她最近沒少關注賈璉,得到的都是正面訊息,心裡很是上心。這東西兩府,有一個賈珠,再出一個賈璉的話,東府肯定被比下去了,但怎麼說呢,一家人嘛,維持好關係,兩家利益上是一致的,將來賈璉當家,提前把關心先做上嘛。
由此可見,尤氏在紅樓小說裡能善終,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這女人是極聰明的,善於明哲保身,她沒有害人之心,想的就是自保。有點三國賈詡的意思。
賈璉再三謝過,親自送到院牆門口,尤氏再三留步,賈璉這才駐足。看著尤氏婀娜的背影,賈璉心裡默默的詛咒賈珍不舉,壞大事的狗東西,得找機會弄死賈珍才是。
回到東跨院,又來了客人,這次是王夫人,也是送了一些考試需要的東西,還表示這是跟賈珠一樣標準弄的。賈璉再次謝過,送走。
回到屋子裡,賈璉立刻交代桂香:“二嬸送來的考箱,先放一邊,回頭你把吃的分了,別說是二嬸送來的,就說我賞的。”桂香聽了很嚴肅的點點頭,表示知道該怎麼做了。
二月二,龍抬頭,卯時,賈璉起來了,車馬已經備好了,隨從長壽拎著書箱,賈璉上了馬車,可能是時間太早的緣故,只有桂香帶著丫鬟送行。
黎明前的黑暗中,一盞燈籠,馬蹄聲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