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趙佶最後提出的這個要求,趙桓、岳飛肯定答應。遠在江南的趙子稱也會答應。
岳飛還補充道:“太上皇不必驚訝,高麗本就是大唐故土,當初王建是趁著唐末五代之亂,才割據建國的,我大宋如今才收回來,也不過是竟當年太祖皇帝天壽不足、未能克竟的全功罷了。
除了高麗,交趾也是唐末大亂後分出去的土地。監國殿下一直教誨我們,說《五代十國》之說純屬虛妄,從來就沒有什麼十國,至少是十二國,高麗交趾都得算。只是大宋之前的先帝愧對華夏,沒能盡復漢唐故土罷了,如今他既然監國,自然要徹底中興華夏——
不僅僅是中興大宋,而是中興華夏。漢唐之時,焉有遼金夏高麗交趾大理等輩為禍亂我疆界?”
岳飛轉述的趙子稱之志,徹底震住了趙佶趙桓父子。
他倆徹底意識到,太宗後人,絕無翻盤的可能了。唯有乖乖配合,才有活路。
於是,趙佶就被留在了高麗舊宮內養病。
而趙子稱之前就把岳父岳母偷偷安排在那兒監視王楷,現在王楷被處理掉了,改成監視趙佶,也絕對不會出問題。
一個已經快病老癱瘓、身邊一個心腹都沒有的太上皇,還能有什麼威脅。每天只要安排宮女給他吃飯喝水、翻身擦洗就行了。
趙佶被留在高麗軟禁養老送終,岳飛則帶著趙桓繼續渡海。
岳飛沒有選擇最近的、前往山東半島的航線,而是利用冬季的側風,往西南方航行(冬季是西北風,往西南方算是側風),直指長江口的姑蘇。
經過千餘里的海上航行,耗時十幾天,最終在臘月底的時候,趕回了中原。
趙桓本以為一上岸,趙子稱就會來迎接他,但上岸後才得知,監國秀王正親自帶兵西征,在湖廣與叛軍廝殺。
不過監國還是留下了一道上書,懇請官家在被救回之後,儘快改元,掃除晦氣。
靖康這個年號,已經太過恥辱,兩代皇帝被俘虜,如今救回來了怎麼能再用?這個建議非常有道理,趙桓也趕緊從諫如流,換了一個過渡年號。
然後,就立刻下旨,追認之前天下臣民推戴趙子稱為監國、天下兵馬大元帥的行為,正式承認趙子稱的這兩個職務。
另外,他還額外宣佈,封趙子稱為皇太弟。
同時下旨,宣佈康王趙構有謀反、通敵、賣國三大罪,罪在不赦。
……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岳飛偷襲上京得手、帶著趙桓回返的訊息,其實比岳飛本人送趙桓回中原,還要早一個多月,就送到了趙子稱手上。
這也很正常,軍隊行軍再快,也比不上六百里加急信使的換馬傳遞。
海上航行的那段日子沒法加速,但陸上快馬穿越高麗半島、以及傳回中原後快馬直奔鄂州前線這兩段路,都是可以快馬接力的。
最終,身在嶽州前線的趙子稱,在趙桓實際登陸之前二十天左右,就得到了岳飛得手的訊息。
到了這一刻,趙子稱也沒什麼好憋的了,他可以徹底火力全開,再無藏著掖著,讓天下人看清他監國秀王、天下兵馬大元帥的真正完全體實力。
整個十一月份,湖廣這邊的趙子稱,一直在以嶽州為誘餌,設計勾引趙構、金軍也來救援,或是吸引鐘相繼續投入兵力進入包圍圈,被宋軍誘敵圍殲。
所以雖然土地沒佔多少,對敵人死硬有生力量的消耗,卻是非常巨大的。
被派到湖廣戰場的金軍將領們,一開始以為有漢奸偽朝的軍隊跟他們聯手,又有鐘相楊么的水軍,再面對宋人時,應該不至於再在水面上吃虧了。
然而他們很快就受到了血的教訓,有了“水雷”這種劃時代新武器後,趙子稱的水軍其實已經能做到代差碾壓了。
在長江漢水和洞庭湖上,大宋的水軍都是無敵的。
金人一開始不瞭解情況,還試圖組織三方聯軍、擰成一股繩在江漢之間跟宋軍大戰一場。
最後的結果,當然是被劉光世、韓世忠復刻了一場類似於黃天蕩之戰的大勝。
金人在水戰中損失慘重,相當一部分在鐘相配合下抵達長江以南的部隊,被韓世忠圍殲。金人累計損失近萬人,鐘相楊么和趙構嫡系的孔彥舟部,也都遭到重創。
要不是岳飛已經立下了偷襲金人後方老巢之功,怕是光憑韓世忠這一仗的功勞,他就要直接躍升到軍功第一梯隊了。
戰役的具體過程,實在沒什麼可以贅述的,因為有水雷的一方,在長江和洞庭湖上作戰就是絕對碾壓。跟之前鸚鵡洲之戰情況差不多。
水戰是一種遠比陸戰更吃科技代差的戰爭形態,科技落後的一方,在陸戰中還能指望意志力翻盤,而水戰、海戰裡就只能任人屠宰。
而金人那邊吃過這次虧後,也算是及時止損、沒有再犯第二次同樣的錯誤。嶽州之後,金人徹底放棄了在江湖上與宋軍決勝的念頭,甚至都放棄了將來征服江南的計劃。
金人從上到下都意識到,指望徹底全滅南方的宋人統治,不是大金國能做得到的了,漁獵遊牧出身的文明,發揮最好也就是佔到江北。
但即使金人調低了預期,很快新一輪的打擊又連番降臨了。
嶽州之戰後不久,金人後方也傳到訊息:宋軍居然派出神秘大將偷襲了上京!甚至金人在最後方老巢被偷的情況下,都沒搞清楚敵人走哪條路來的!
那可是隆冬時節!林海雪原!怎麼做到的!“陛下受驚負傷,請宗翰元帥暫時回軍,並請諸位王子赴燕京商議大事!”
金國高層立刻意識到,這是爭奪國本的大事,這種時候絕對不能含糊,一旦哪一方不回去,另一派倉促上位的話,出於恐懼說不定就會進行內部清洗了!
完顏宗乾和完顏宗弼這倆阿骨打的庶子,一個大哥一個三弟,立刻抱團取暖,決定回去奪位,就算不奪位,至少也要先敲定名分,然後才能安心等陛下養傷。
而作為完顏吳乞買的嫡長子,完顏宗磐(蒲路虎)當然更捨不得放手,立刻也跟著回去。
三方都往燕京奔去,他們都聽說,陛下為了穩住局面,已經南遷燕京了。
上京遭到破壞,又孤懸後方,難以兼顧,如今也沒時間重修,不如直接遷都。
地盤太廣,舊都離中原主力軍隊駐紮的位置太遠,也容易首尾不能相顧。
之前金人始終留著上京,那是因為覺得上京是“不可被選中”狀態,開無敵了,沒人能摸到,留著也就留著。
一旦確認宋軍能選中上京,有血條,再死守那苦寒之地就沒意義了,最多隻是一點象徵意義。
當然,為了避免這份“象徵意義”將來再被宋人騷擾,金國皇帝這次甚至打算把女真的祖廟和歷代祖宗牌位也挪到燕京城,這樣便於就近管理。
原本歷史上金人要到完顏亮篡逆的時候才遷都到燕京,現在算是被趙子稱逼得提前了二十多年。
總而言之,完顏吳乞買的傷病危重,至少能前前後後再拖延金人一兩年的時間,讓他們難以南顧。
這絕對不是誇張,因為遊牧漁獵文明,最怕的就是最高統治者迭代,他們沒有中原文明的傳位秩序,經常強者為尊。每一次都可能有巨大的內耗。
看看後世蒙古人滅南宋的過程中,蒙哥汗在釣魚城下被宋軍砲石砸死,結果竟導致了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為了爭汗位而內耗內戰浪費了整整十三年!如今說完顏吳乞買的早死有可能讓金人耽誤一兩年,絕對算是往少了說的。
……
金兵雖然沒有完全撤走,但至少撤走了大部分,都躲到了至少漢水以北,徐徐北退收縮。
金人撤走帶來的,不僅僅是敵方兵力層面的減損,更是讓趙構和鐘相楊么產生了巨大的恐懼,剩下的趙構軍和鐘相軍士兵士氣都遭到了巨大的打擊。
趙子稱方面則是氣勢如虹,很快拿下了嶽州這個要害,把鐘相和趙構之間的聯絡徹底截斷。
幾天之後,趙子稱部就開始大肆宣揚:“嶽將軍受大元帥之命、領兵抄了金人的老巢上京!二聖被迎回!金國皇帝鑽牆洞逃出上京才沒被俘!上京城都被嶽將軍的天兵屠了!”
“金人撤走就是因為知道他們的皇帝都被打得抱頭鼠竄、生死不知!那些王子都是回去爭權奪利的!”
這樣的訊息一開始趙構和鐘相的人都不信,但架不住金軍確實撤了,這個事實擺在眼前。
所以鐘相部最多也就是額外封鎖了十幾天訊息,隨後就徹底堵不住了,上上下下都出現了對宋軍戰力的巨大恐懼。
趙子稱抓住機會高歌猛進,趁他病要他命,在洞庭湖流域持續猛攻。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