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才是宋世祖

第156章 趙子稱單騎平京東上

“啟稟官家,秀王求見,說是有關於京東東路諸將叛國投敵之事上奏。”

七月底的一天,就在趙桓為濟南府和青州相繼投敵、滄州德州敗勢進一步糜爛擴大的事兒焦頭爛額時,他身邊的宦官突然來報,說趙子稱求見。

趙桓一個頭兩個大,連忙授意:“快快有請!”

趙子稱很快來到皇兄面前,然後誠懇請罪:“請皇兄恕臣弟用人不當之罪!”

趙桓還有些懵逼,沒反應過來其中邏輯:“近日國勢傾頹,四方擾攘,確是有的,但是與卿何干?卿今日所言究竟為了何事?”

趙子稱再叩首請罪:“臣弟自然是為濟南府、青州駐軍先後喪膽、不戰而降的罪過,來向皇兄請罪的。臣弟在執掌登萊時,曾平叛宋江,帶兵深入青州、濟南府。

濟南兵馬都監關勝、青州兵馬都監秦明,都曾與臣弟並肩作戰,臣弟也曾如實表奏他們前功,他們才得以坐到如今高位。

沒想到這些人如此不忠不義,心中全無半點忠君愛國!見金人勢大、滄州德州被屠戮一空,便懼怯投敵,不敢一戰。

臣弟明不知人,恤事多暗,表舉不當,授任無方。請皇兄託臣弟以退敵之任,彌補前過;不效則治臣之罪,以督厥咎。”

趙桓怎麼聽怎麼覺得耳熟,

這些話怎麼像是諸葛亮出師表和打完敗仗後回來為馬謖問題請罪自貶的說辭?

趙子稱這也是要求兵權?可能麼?

趙桓忍不住眉毛一擰,森然道:“卿是想問朕要兵權去平叛?”

宗室不得領兵!這是大宋的鐵律!趙子稱要是敢開這個口,那他之前的一切就都是演的!趙桓絕不容他!哪怕江山已經傾頹至此也不行!不過趙子稱的下一句話、立刻讓趙桓放鬆了一些戒備:“宗室不得掌兵,此自然之理也,國家雖多事,臣弟又豈敢妄請兵權?臣弟只是覺得,那些叛國賊將,或許本心並未卑劣到不可挽救,或許只是一時糊塗。

臣弟想要請命前去勸說他們棄暗投明、重歸大宋,便如郭子儀單騎退回紇,臣弟不要兵馬,只求皇兄給個機會,讓臣弟前往贖罪,能勸回幾個算幾個。如若不效,縱然死於敵營,也是臣弟該死。

因此行過於兇險,臣弟的妻小便留在京城,若臣弟殉國了,還請皇兄早晚看覷孤寡!”

又來一次?不要兵權?還是單身去說服?

趙桓幾乎立刻就想到了幾個月前,這位遠房堂弟只帶寥寥數人進金營談判,最後又殺出來。

莫非他還是對自己的武功那麼有信心,想要斬首威懾、折服那些叛將?但這種事情,做過一次了,天下人都知道他武藝絕倫,哪裡還可能給他機會?真要是拒絕見他,大軍層層迭迭千軍萬馬圍護,趙子稱又能如何?不過趙子稱都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趙桓也無話可說。一個宗室王爺,都託妻獻子做好殉國的準備了,皇帝還能再怎麼苛刻?再苛刻的話,傳出去天下人都會覺得皇帝不當人了。

一個親王不要兵權也要試著為國家乾點事、挽回點損失,這是攔不住的,攔了也不義。

趙桓並不覺得趙子稱能靠個人威望勸多少人回心轉意,不過這種事情,試試也無妨,萬一有效果就是純賺,沒什麼效果,以趙子稱的武藝,估計也能突圍回來。他要是真的證明自己武功天下無敵,那下次趙桓是絕對不敢再放他出去了。

趙桓想了想,只是最後確認一句:“不論事成與否,賢弟到時候都要儘快回京。賢弟的勇武,已是人所共知。金兵既然襲擾屠滅了滄州、德州,隨時有可能再犯其餘各地。

朕還指望賢弟回來,一起拱衛京畿呢。此去主要是及時止損、利用賢弟的威望穩住其餘、讓叛軍不至於糜爛開來,便是大功一件了,快去快回。”

趙子稱:“那是自然,臣弟若能託皇兄洪福,贖得前罪,必然星夜兼程,趕回東京。”

趙桓再三思量,最終還是相信了趙子稱妻兒都留在汴京的含金量。

主要是趙子稱之前表現得一直太過剛直不阿,赤誠忠義了。履歷那麼漂亮的人,攔了顯得皇帝沒氣度。

趙桓也沒覺得形勢有惡劣到那種程度、需要完全不顧顏面地提防。

再信任堂弟一次,要是這次他落下什麼執行旨意打折扣的把柄,將來也有合適的理由拒絕他再請命了。

趙桓:“既如此,朕給一道旨意,若真能勸得那些一時糊塗的文武回心轉意,朕許卿便宜行事、自行決定對那些文武的處置意見。

不過最多也就是贖回前罪,不可貿然許諾升官,否則天下人都會覺得叛而復降也沒什麼,朝廷還如何服眾?另外,朕再許卿臨時兼任京東路經略宣撫使,儘快安定當地人心。”

最後這個差遣,也只是一個臨時差遣,因為如果不給的話,趙子稱也沒個勸降的名義,別人也不會相信皇帝的誠意。

這個頭銜就跟之前的兩浙路經略宣撫使一樣,都是等趙子稱回京後可以隨時拿掉、再換個清貴閒職安置的。

趙子稱:“臣弟遵旨!”

……

領到旨意之後,趙子稱終於如願以償,當天回府,連夜都沒過,就急匆匆安排行裝,隨後就要帶著岳飛和些許護衛,直奔出城,前往山東。

妻子慕容妍見他收拾倉促,也知道分別在即了,並沒有阻攔他。

“夫君離去之後,可需要妾身與其他王妃、公主走動?這樣也好讓官家安心,知道夫君沒有攜妻離京。”

慕容妍很清楚自己的作用是什麼,她就是扮演人質的。不過她也並沒有怨恨之心,她知道夫君對自己情深義重,這些年也著實讓她們一家享盡了榮華富貴。

姐姐讀書多見識廣,知謀善斷能夠在文治上幫到夫君,自己就只是個直性子的習武丫頭,別的也做不了。

這次夫君走後,金兵真要是打過來,自己就突圍出城,也算是一展所長了。她相信自己的實力,所以沒什麼可怨念的。

能力越大,責任也越大嘛。

趙子稱跟她也老夫老妻了,趙子稱已經二十四五歲,慕容妍也二十二三,沒什麼好客氣的。夫妻倆平時不用說,都知道對方大致在想什麼。

趙子稱最後只是讓她保重:“我把護衛中那些家丁都留下了,這些人都是你們慕容家的故舊,到時候你調遣起來也如臂使指。不要等到金兵完全圍城,汴京城池廣大,金人一上來圍不全的,提前看準時機就能走。”

慕容妍不是很懂政治,也不懂皇族之間那點勾心鬥角的監視牽制,還有些擔心自己走早了會不會壞了夫君名聲:

“那如果官家就是約束宗室,不得突圍呢?大宋對宗室的看管可是很嚴的,諸王府都有皇城司的兵馬統一看管。如果有人攔著,難道妾還要對皇城司的自己人動手?”

這確實是個問題,哪怕到了急切之際,跟大宋自己的兵動手,總歸是壞名聲的。雖然真到了那一刻,也不拘這種小節了,但能避免最好還是避免。

趙子稱思前想後,又給妻子吃了顆定心丸:“真到了迫不得已的時候,便是對皇城司的看管士卒動手又如何?就明著告訴他們,皇親國戚不願坐以待斃,這些人本就欺軟怕硬,兵荒馬亂時不敢攔的,攔了就動手。

而且,我最近對皇兄頗有了解,他這人是喜歡病篤亂投醫的。真到了打不過的時候,說不定會亂信妖人,或是讓不知兵的外人胡亂指揮。到時候,就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局面了,皇帝信用奸邪,還不許下面的人自救了?

而且既然娘子要提前和宗室王妃、公主走動,也可以跟她們拉拉關係,孤不信真到了兵荒馬亂的時候,這些人不想著一起逃——嗯,那些王妃還是少結交,因為只要牽扯到王妃,你要拉著她一起逃,就會牽扯到親王一起,那犯的忌諱就大了,容易被官家重點追殺。

但如果只是結交一些尚未嫁人的帝姬,你就以嫂子的身份,勸她們抱團取暖自救。到時候只要有幾個肯當出頭鳥的,娘子就只需要負責動手的事兒即可,官家也怪不到我們家頭上了。”

慕容妍轉念一想,這個辦法確實不錯。如果是皇室女眷之間走動、跟那些妯娌商量逃命,那肯定會牽扯到其他親王,沒道理女人能捨棄丈夫自己逃的。但如果只是結交幾個小姑子,到時候嫂子動手、以小姑子想逃命的名義順帶著一起逃,仇恨值和“拋棄君父、兄長”的惡名就讓那些小姑子們承擔好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