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前段時間心情好,在佛堂裡著實過了一段時間的好日子。
加上皇帝到底是惦記著太后的,送來的東西一應都是最好的。
太后見自己還牢牢把年輕皇帝捏在手心,嘴都要笑裂了。
連帶著佛堂內伺候的人也鬆快了不少。
主子心情不好連帶著下人也要小心翼翼的,生怕哪裡伺候得不好就要被主子當做發洩的物件。
可高興日子沒幾天,就出了事。
蓮城姚太守竟是直接被長公主罷免,姚太守以及其女欺壓蓮城百姓,強搶民男,還大肆斂財,無視皇權,不日就要進京來問斬了。
一開始京城百姓還有人質疑長公主無權對朝廷命官如此,說她牝雞司晨,有越俎代庖之嫌,可等到姚忠良跟姚菲菲的罪行傳出,且有人指出一切都是容無妄做的,眾人立刻就轉質疑為支援。
京城眾人都道姚忠良父女惡行眾多罄竹難書,死不足惜,又道容千歲為民除害,乃是做了大好事,還有人說幼帝才剛親政沒多久便已經抓出瞭如此惡劣的貪官汙吏,實乃祁盛之福……
總而言之各種言論愈演愈烈,到最後百姓齊齊稱讚當初太后將長公主嫁給容千歲的行為乃是明智之選,容千歲雖然是個閹人,但與長公主配合親密無間,實在是祁盛之幸。
“胡說八道!都是胡說八道!”
太后將那些寫了京城內最近風向的字條全部掀翻在地上,不顧形象地衝上去狂踩一通:“這些都是誰寫的!都給本宮把人抓起來嚴刑拷打!”
太后花了那麼多年的功夫才養廢了盛明哲,壞了盛明姝的名聲,可盛明姝自從跟容無妄成婚之後就跟變了一個人一樣,接二連三地破壞自己的計劃,雖然這次的事是京城內掀起來的波瀾,跟蓮城那邊毫無關係,可太后心底莫名就是知道,這件事肯定是盛明姝叫人做的。
盛明姝想要幫盛明哲順理成章坐穩皇帝的位置,如今他的名聲越好,接下來她想要再重新垂簾聽政就越難。
盛明姝這小賤種是打算徹底將自己革出皇權中心。
她怎能坐以待斃!
“太后,此事萬萬不可啊,現在京城人聲鼎沸人人都在為蓮城的事叫好,若是咱們把人抓出來拷打,那心思就瞞不住其他人了。”
“而且如今皇上也知道了這件事,正高興著呢,咱們這個時候去潑冷水皇上也會懷疑的啊,太后請三思啊。”
太后頭上的步搖顫動著,猶如她的心。
“那你說本宮要怎麼辦?本宮自請進佛堂可不是為了在這裡吃齋唸佛的!”
按照太后的設想,應該是盛明姝一離京就出事,隨後盛明姝失去長姐方寸大亂,最好是怒急攻心直接倒下,那作為唯一能垂簾聽政也跟皇帝親近的人,她就順勢而出,繼續做垂簾聽政的太后。
到時候再讓皇帝毒發,她就能更加順理成章地進行最後一步了。
可是現在一切跟她想的背道而馳,盛明哲那小子的名聲越來越好,這就讓她越來越恐懼。
她不可能一輩子待在佛堂的,雖然佛堂的日子不錯,可是她做了那麼多是為的就是成為全天下最尊貴的女人。
她努力了那麼久才達到自己的目的,可還沒享受多久,甚至都沒有完全把權力捏在手心就被趕到了佛堂,嘗過權力的滋味之後,她怎麼還能放手?
如果繼續任由盛明哲姐弟這樣發展下去,這個朝堂遲早會沒有她的位置!
“如今長公主跟聖上都在風口上,太后不如再觀望觀望,左右聖上年紀小,身體也不好,長公主如今又不在京城,就連太后最大的敵手容無妄那個閹人都不在,太后只要想法子跟皇上打好關係,甭管長公主他們在外面鬧出什麼么蛾子,只要您牢牢把皇上捏在手心,一招釜底抽薪,難道長公主跟那閹人最後還能造反自己當皇帝不成?”
這話說到了太后的心坎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