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啊!雷總你之前不是說南棒國的汽車在國內偷工減料了嗎?”
“不僅僅是偷工減料的問題,根據我這邊的調查,南棒的汽車在米國公路協會的測試中現在經常拿滿分,在安全榜上名列前茅。
可是,作為國內特供車型的帝都現代菲斯塔,在2019年中保研碰撞測試中,A柱直接大幅度斷裂,在耐撞性測試中直接拿到了最垃圾的P級。
這是南棒系車口碑崩壞的歷史轉折點,菲斯塔就算是特供版也不能這麼垃圾吧?
而且菲斯塔是特供,但索納塔可是全球同款。
結果在米國拿下所有小項滿分的索納塔,來到中保研參加40%正面偏置碰撞實驗中一樣A柱斷裂。
為了壓低成本,保持價格優勢,南棒車甚至在安全領域做出了動作,這一點消費者不會看不到。
最離譜的是南棒車將歷史悠久的老技術排列組合一下,就拿出來當新車賣,高情商叫做經典皮試,直白點兒就是不思進取。”
聽完雷總的話,郭遠大概已經清楚了南棒國汽車會衰弱的原因了。
只是郭遠不明白,為什麼南棒國要這麼做呢?
“雷總南棒國這麼搞是不是因為南棒國歧視華夏市場,覺得華夏窮,只買得起便宜車,所以減配?”郭遠問道。
雷總聞言搖了搖頭:“郭總,你的這種說法看似合理,但多少帶了點情緒,為了歧視而放棄賺錢生意是不會這麼做的。
咱們都是生意人,賺錢才是最重要的,有幾個生意人會跟錢過不去?”
“貌似也不少吧?”
“那些大多數都是被zzzq裹挾了,在南棒那邊zzzq可裹挾不了財閥。”
“那是為什麼?”
雷總笑了笑說道:“一句話,市場的問題,最終還是要從市場的角度解答的。
我認為唯一的答案就是,最近幾年國產車的競爭力實在太強了。
南棒系車如日中天的時候,國產車都是些什麼?BDF0點DF3、奇瑞QQ,吉利美人豹。
當時國內品牌很多車還是挺走量的,但是口碑談不上非常好。
但短短十幾年過去,現在國產車已經拿出了高中低端,可以覆蓋50萬元以下所有價位,並且在每個價位都努力的做到價效比最高。
最近一兩年的國產車內捲成都只能用離譜來形容。
德系BBA還可以憑藉品牌價值生存,但是南棒系日系的賽道則是要完全正面迎接國產車的衝擊。
華夏作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市場,競爭激烈度也明顯是全球最慘烈的。
太多車型在國內賣不出去,但是拿到歐洲、東南亞、南美都是各種亂殺。
海外市場還能風平浪靜的主要原因就是貿易壁壘和產能。
比亞迪的漢唐系列,歐洲售價要四五十萬人民幣。
名爵在歐洲市場因為還有一定品牌知名度,而且還有相當的產品力,所以佔有率增長飛快。
在國產車的衝擊下,合資唯一的生路就是想辦法利用品牌知名度,樹立中高階形象,向上層努力攀爬,甚至去選別家合資。
但南棒國車可能是因為畏懼跟日系、德系同價競爭,也可能是因為內部意見不合,總之選擇了減配降價。
就這種水平,來和國產車硬鋼,他能嗎?很明顯是不能,他沒這個能力!
所以最終結果只能是面對比亞迪。吉利,長安等等各種10萬左右的產品被花式吊打。”
“原來是這樣,雷總分析的還真是透徹啊!”郭遠對商界前輩的眼光表示了讚歎。
“郭總謬讚了,其實除了競爭力之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南棒那邊的新能源汽車太拉胯了。
2021年的時候新能源車的銷量已經有688萬輛,相關部門有個預計今年新能源車銷量會達到850萬輛。
那麼就意味著,如果總銷量不變,燃油車的份額會進一步被蠶食掉162萬輛。
這相當於是一到兩個大的燃油車集團從華夏市場消失。
而南棒系品牌在華夏新能源車的銷量,我特意查了一下,名途近一年銷量177臺,起亞的K3EV近一年銷量592臺。
這幾年華夏汽車市場變化極其劇烈,南棒系品牌在新能源上無所作為,那麼他們的汽車銷售數量還會減少,這個市場巨大的汽車空缺就需要新品牌的汽車來填補,比如我們的大米汽車。”
聽到雷總說起市場空缺,然後又提到了用大米汽車來填補市場,郭遠心裡咯噔一下,他好像有點明白雷總來公司找他的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