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那也不能說輕奢珠寶就不是珠寶啊!誰說只有原材料貴才是珠寶的,人家主打的是設計。”程舒晴爭辯道。
“設計?那為什麼他們要自稱輕奢珠寶呢?舒晴你就沒想過,這些輕奢品牌長期以來被歸為珠寶,讓他們吃到了很多認知上的紅利?
我給你舉個例子,在我們的語言習慣裡,通常喜歡把金銀兩個字合起來說,稱為貴金屬。
歷史上,白銀也曾作為重要的流通貨幣存在,因此在很多人下意識的判斷裡,白銀應該是僅次於黃金的高價金屬。
但實際上,現在金銀價格相差了幾十倍,也就是一克黃金抵得上幾十克白銀,早就不是一個檔次的了。
對銀首飾來說,就存在一個巨大的認知紅利空間,體現在行業層面,就是銀首飾的毛利遠高於黃金首飾。”
聽到這兒程舒晴明白了,她也是買過一些黃金首飾的。
黃金首飾這個品類最大的特點就是低毛利,因為用的大多是足金,所以首飾價格往往與金價掛鉤,而不是採用一口價,門店也會展示當日金價。
所以大多數消費者購買黃金首飾時,往往會把金價納入考量,你賣貴了,消費者一對比金價,發現不划算,肯定就不買。
這使得黃金首飾在市場上毛利率相當不可觀。
就目前上市的珠寶公司啊,黃金業務的佔比越大,工廠毛利就越低,例如老鳳祥毛利升至到不了10%。
而周大福和周大生因為原材料透明的珠寶佔比高,毛利率也不算高,大概在20%多到40%多。
為什麼這幾年黃金首飾品牌都在搞各種設計師款式非古法型概念,就是為了多擠一點利潤空間出來,賺點設計費。
而銀就就不一樣了,程舒晴記得她買銀手鍊,銀項鍊的時候,大部分都是一口價,根本就沒有按照克來賣的。
這就是一種不透明,而不透明的地方卻有利潤空間。
“老闆,像施華洛世奇,潘多拉和APM這類以水晶或銀飾為主打原料的品牌產品毛利有多少?”程舒晴問道。
“這我哪知道,你應該問02。”
程舒晴聞言喚醒了02問出了這個問題。
02給出的答案是毛利率基本都能達到70%-80%。
程舒晴頓時感覺手上的手串不香了,她確實是被割韭菜了。
被郭遠這麼一點程舒晴明白了,這種輕奢珠寶就是利用了珠寶這一概念的紅利,用珠寶這個概念帶來接近奢侈品的品牌價值。
然後用遠低於珠寶的價格,帶來了大量的潛在客戶。
接著再用快速的迭代和精美的設計帶來源源不斷的銷售。
最後低價的原料給他們帶來豐厚的利潤。
“老闆我......”
“以後注意別當韭菜就行了,你幫我聯絡一下公司的高層,讓他們15分鐘後在我這層的會議室集合。”
程舒晴聞言收起了情緒波動,點頭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