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旁白不對勁

第253章 公司賬戶的資金

因為碳奈米管是現階段鋰電池發展的一個重要最佳化方向。

李成那邊的技術半固態鋰電池技術都是01不斷演算出來的,每次傳送給李成,郭遠都提前看過。

其中就有碳奈米管相關的概念。

碳奈米管是一種自身具有優良的導電效能的管材。

同時由於其脫嵌鋰時深度小、行程短,作為負極材料在大倍率充放電時極化作用較小,可以大幅提高電池的大倍率充放電效能。

另外,碳奈米管還可以與其他負極材料複合,利用其獨特的中空結構、高導電性及大比表面積等優點作為載體改善其他負極材料的電效能。

而且據郭遠所知,國內其實在2001年就實現了碳奈米管的實驗室製造,但在2007年之前,碳奈米管的產業化程序幾乎是停滯不前的。

直到2010年,以清華為首的研究所放出一系列專利之後,碳奈米管產業才算正式起步。

碳奈米管這些年來一直在不斷的進行技術革新,基本上每2,3年就會換代一次。

很多人都說碳奈米管是未來突破金屬氫電池最重要的材料之一。

所謂金屬氫,是一種已經證實確定存在的東西,被譽為“高壓物理的聖盃”。

只是以人類現在的技術無法制造出金屬氫電池來。

因為氫是最輕的元素,每立方米氫氣重量只有不到90克,水的密度比它大9000多倍。

但是1立方厘米金屬氫卻有足足1克重,和氫氣密度差著好幾個數量級。

要把氫氣從氣體態變成金屬態,說起來很簡單,就是加壓。

但實際上,想要把氫氣加壓到金屬態,至少需要500Gpa的壓力。

而地核中心的壓力才360Gpa。

作為對比,TNT炸藥爆炸產生的壓力相當於10萬個大氣壓,只有10Gpa多。

所以可想而知,想要製備金屬氫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情。

更別說將金屬氫電池化了。

不過金屬氫的製備雖然困難,但它的製備原理其實還是比較簡單的。

因此現在國內外一些尖端實驗室其實已經完成了金屬氫的製備,只是無法將其電池化。

不過現階段製備出的金屬氫,只是實驗室狀態下製造的金屬氫。

真正困難的,是怎麼把金屬氫帶出實驗室,實現大規模量產。

想要實現金屬氫的量產,其實問題非常多。

超高壓環境的製造,高強度材料、比如人造鑽石的製造、用來容納準一維氫的碳奈米管,這些問題全部得到解決,金屬氫的量產才有可能實現。

金屬氫電池也才能被製造出來。

而現在碳奈米管的製造和發展其實挺順利的。

碳奈米管行業屬於是技術密集型的利基市場。

2010年清華那邊技術突破後,截止到2020年國內碳奈米管出貨量佔全球的54%,整體來看低於負極、電解液等環節,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