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老農也是個磚家!
霍光不清楚,但思索一番後,便開口回道:“陛下,請問白疊子可否已經種下?”
漢武帝聽後,將目光投向一旁的大農令顏異,示意他來回答這個問題。
於是。
顏異便走到霍光面前,自我介紹道:“霍議郎,本官乃大農令顏異,白疊子的事情,全權由本官負責,所以,我可以作答。”
好傢伙。
隨便出來一個,就是大農令,位居九卿的大官啊。
霍光頓時不敢怠慢,說道:“您請說。”
顏異點了點頭,道:“白疊子剛運回來,雖說還未種植,但是,一同請回來的那些西域人說,我朝土地,並不適合這種作物。”
“而此事關乎以後,百姓冬季禦寒,茲事體大。”
“所以。”
“我便先向陛下奏明此事。”
好傢伙。
原來都沒種下試試。
霍光頓時鬆了一口氣,說道:“都還沒有種植,就擔憂土地問題了,大農令是不是太過於謹慎了?”
“國之大事,不謹慎不行。”大農令顏異說道。
“也對!”霍光點點頭,隨即向漢武帝劉徹拱手道:“陛下,大農令言之有理,鑑於此,臣想出一法,可破解此番擔憂。”
漢武帝微微皺眉,道:“說吧!”
霍光便直接說道:“既然那農夫說漢朝的土地不行,那就從西域運土回來,進行栽培。”
“運土?”
此話一出。
朝堂上,百官紛紛質疑起來。
其中。
更有官員站出來直接指著霍光罵道:“真年幼無知,胡口亂言。陛下是為天下黎民百姓,度過那凜冬苦寒,方才要種那白疊子。可天下百姓何其多,僅是運土栽培,怕不是比愚公移山還蠢。”
突然被官員指著鼻子罵了一頓。
霍光略有不爽。
隨即瞪了對方一眼,淡淡問道:“恕我眼拙,敢問同僚如何稱呼?”
“吾乃丞相長史邊通!”說話的官員略帶傲慢地樣子說道。
邊通?
還有姓邊的長史?霍光記得,丞相長史不是李文、朱買臣、王朝三人嗎?
什麼時候來了個邊通!
噢!
對了,那李文已經被張湯噶了。
好吧...
霍光隨即轉頭看向漢武帝劉徹,問道:“陛下,臣可否為自己提的意見據理力爭?”
“當然可以。”
漢武帝微微頷首,雖然他聽到霍光剛才的言論大為不解,但出於對霍光的瞭解,相信自有說法。
於是。
便沒有阻止。
而霍光得到漢武帝劉徹的同意後,當即看向丞相長史邊通,說道:“邊長史,本議郎問你,你確定聽懂了我剛才提出的法子嗎?”
“哼,不就是說把西域的土地運過來種植白疊子嗎?真是笑話,這等人力物力極其耗費的愚蠢辦法,虧你這個議郎也提的出來!”邊通像是吃了火藥一樣,對霍光大聲呵斥道。
然而。
霍光聽完後,沒有半點生氣,只是淡淡笑道:“果然,越是無知的人,就越犟的厲害。”
邊通一聽。
頓時更為惱火,問道:“我無知,再無知也不會提這種蠢辦法。”
“蠢?哈哈,邊長史,敢問一句,你種過白疊子嗎,你懂白疊子的種植嗎?”霍光問道。
邊通所學,乃是戰國時期縱橫家的說人之術,身份尊貴,曾任濟南王國相。
不過後期因故失官,現在只給屈尊於丞相長史的位置。
但也不算低了。
這樣身份尊貴的一個人,不說白疊子還沒普及到漢朝來。就連大漢朝現在最普通常見的農作物,估計都沒有碰過。
一個從小生活在貴族圈子裡的人,有幾個人種過地?
就像後世,某些千金大小姐生活優越,連“土”是什麼都不知道。
還種地?
哼!
你還不如讓他們問何不食肉糜呢。
邊通被霍光一問,當即皺著眉,說道:“霍議郎,本長史跟你討論的是你的提議,你不要把事情矛頭轉移到本官身上。提出建議的是你,不是我邊通。”
霍光聽完哈哈一笑,道:“沒有沒有,邊長史勿要誤會。”
“我問你這個事情!”
“就是想確認一下,你是真無知,還是假無知。”
“現在確定了,你是真無知。”
邊通一聽,當即就要開罵道:“你...”
好在這時位居高位上的漢武帝劉徹及時打斷,哼道:“好了,不要吵了,霍光,直接解釋你的辦法。”
“諾!”
霍光對漢武帝一拱手,隨即說道:“我說的辦法很簡單,運土,是因為大農令說西域的農夫說我們這裡的土地不適宜種白疊子。”
“那很簡單,用他們的土,打模具。”
“模具不需要多少土,只要一手握住即可。每個模具裡,放上一粒種子,幼時悉心照料,等模具裡的西域土壤不能提供足夠養分時,便可直接帶著模具移植栽培到我朝的土地裡。”
“這就好像我們人哺乳小孩,那小孩剛出生,誰不是悉心照料?”
“等五六歲時,誰還會那麼費心管著在?”
“只要大人們給口飯吃,孩子就能活下去。同理,這種植白疊子也是如此。”
一通話說完。
朝堂上眾人頓時皺起了眉頭,雖說拿哺乳小孩來類比種植白疊子有些滑稽,但卻不無道理。
一時間。
那些反對的官員中,聲音便小了下去。
其實。
霍光的這個方法,是根據前世記憶,在老家的時候,看到那些老人們都是這樣種植棉花的。
甚至很多東西都可以這樣種植。
比如西瓜,水稻等等...
霍光見朝堂中反對自己的聲音少了很多,隨即又拱手說道:“陛下,這只是臣第一條建議罷了。”
“其實臣並不認為,我大漢朝土地真不能種植白疊子。”
“所以!”
“臣霍光還有第二條建議,抽樣調查各郡各縣肥沃土地,取土來,用第一條建議說的辦法,打造模具,進行栽培,看其白疊子長勢如何,後期再分別進行斷定何地更適合種植白疊子。”
漢武帝劉徹聽後,頓時眼睛一亮,看向顏異,問道:“大農令認為此二條建議如何?”
顏異隨即回道:“臣慚愧,未曾發現不妥之處。”
漢武帝聽顏異此話後,又看向百官,道:“各位呢,可同意霍議郎所言?”
群臣立即回道:“臣等亦未發現不妥之處。”
漢武帝點點頭,道:“既然如此,那就允了霍議郎所言。此事,交予大農令顏異去辦,霍光協同。”
“諾。”
霍光和大農令顏異同時回道。
至此。
有關白疊子的事情,在朝會上便算結束了,漢武帝看向百官,頓時說道:“今日有些匱乏,若無事,諸位便散了吧!”
然而。
這時候。
趙王劉彭祖卻站了出來,拿著笏板說道:“陛下,本王有事奏。”
漢武帝微微皺眉,雖然猜到他所為何事,不願聽奏。但在百官面前,只能說道:“王兄有何事奏?”
只見趙王劉彭祖頓時老淚縱橫地說道:“本王要為吾太子劉丹訟冤,那江充只是陰險小人,完全是在誣陷小兒。本王願意從趙國境內,挑選勇士抗擊匈奴,願以此贖劉丹罪。”
聽到這話。
漢武帝頓時大怒,揮臂一擺,喝道:“不允!”
見狀。
趙王劉彭祖隨即話鋒一轉,說道:“既然陛下不準此事,本王就奏劾御史大夫張湯。”
“張湯身為御史大夫,乃朝中重臣。”
“其掾史魯謁居不過區區四百石俸祿,這張湯竟然不顧朝廷顏面,為其按摩雙足。”
“本王懷疑,張湯與這魯謁居之間,定有什麼不可告人的大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