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兄冠軍侯

第275章 陛下!大將軍霍光要造反啦

一如昨日霍光與楊敞所說,今日朝會上,霍光開始奏請漢昭帝劉弗陵,升任楊敞為大司農。

毫無意外。

有霍光的奏請,漢昭帝劉弗陵自是同意。

於是。

楊敞就成了漢朝九卿之一的大司農。

九卿,權力還是很大的。

而當霍光說完了話後,同為輔政大臣的上官桀,也開始站出來為他們的奏請。

“陛下,臣上官桀,為丁外人保舉,陛下可將其升為列侯。”上官桀舉著笏板說道。

這時。

漢昭帝劉弗陵就問道:“丁外人,是哪一位?”

上官桀回道:“是鄠邑長公主的侍奉。”

聽到這話,劉弗陵頓時想起了養自己長大的那個大姐。

對於大姐的養育之恩。

劉弗陵是很感激的,對於那個丁外人侍奉,劉弗陵也有所瞭解。他已經十四歲了,漢朝十四歲的帝王已經不能當小孩子看待了,一些事情也都知道。

但由於感激鄠邑長公主的養育之恩。

丁外人那種事情,他只能裝做不知道。

可現在。

上官桀就這麼在朝會上說出來,身為漢昭帝的劉弗陵,也有些慍怒。

不過。

好在這時候,霍光再次站了出來,說道:“陛下,我朝一直以來,都是以功封侯。”

“這丁外人有何功勞?”

“無功不得封侯。”

漢昭帝劉弗陵聽到這話,猶如仙音入耳,十分舒坦。

所以!

劉弗陵毫不猶豫的就贊同了霍光的說法,說道:“大將軍所言不錯,我朝一直以軍功封侯,無功不得封列侯。上官愛卿啊,那個什麼丁外人就免了啊!”

由於這是上官桀答應鄠邑長公主的事情。

一聽沒戲,當場就急了。

“誒,我說霍光,你能給你的人升任大司農,我的人怎麼就不能封侯了呢?”上官桀完全不顧這是朝會,直接指著霍光說道。

畢竟,經過鄠邑長公主在後宮的這幾個月運作。

他那六歲不到的孫女。

如今。

已經是皇后了!

而他上官桀,甚至是皇帝的太岳父,真算起來,他比駕崩的先帝劉徹身份還高一輩!

權勢極大。

如今。

更是有種不把大司馬大將軍的霍光,放在眼中的感覺了。

霍光看著上官桀小人得志的樣子,輕輕哼了一聲,道:“上官將軍,說話要注意點,這是朝會。”

“什麼叫我的人?什麼又叫你的人?”

“怎麼,在你眼中,這大漢社稷你家的?”

聞言。

上官桀頓時怒火中燒,說道:“霍光,你別血口噴人,我沒這意思。”

“那你說說,楊敞升任大司農,怎麼就成你嘴裡,是我在提拔我的人了?”霍光眼神凌厲地盯著上官桀。

上官桀這虎逼,也不怕霍光,直接說道:“誰不知道楊敞是你的大將軍府上的屬官。”

要擱在以前。

上官桀絕對不敢跟霍光如此說話。

可是。

今非昔比了呀。

人家是皇帝的太岳父,多了個身份,就多了份膽量。

霍光呵呵一笑,道:“上官桀,楊敞雖然曾經是我屬官不假,但人家兢兢業業任職,科舉上監督也很認真負責,他做大司農,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他不僅曾經是本將軍的屬官,還是太史司馬遷的女婿呢。”

“如果僅僅是本將軍的屬官就不能提任。”

“那我倒是要問問你了。”

“你上官桀,怎麼就能把自己的兒子,上官安也安排到朝堂上,任職九卿呢?”

上官安,上官桀的兒子,如今更是陛下的岳父。

兩父子同朝為官,不用想,都知道這裡面是上官桀安排的。

上官桀和上官安聞言一聽,兩人頓時同仇敵愾,上陣父子兵,指著霍光大罵道:“霍光,你放屁,吾兒乃真才實學當上九卿的。”

“大將軍,你可不要把注意力往我上官安身上引。”

“這樣,顯得你大將軍有些小人之心了。”

此時的上官安,早已被封為桑樂候。

按理說。

上官安也是無功不得封列侯,可誰讓他女兒現在是皇后呢!

皇親國戚,就是這麼牛!

所以說,古代的女人可是很慘的,六歲不到的年齡,就成了家族的利益的犧牲品。

這要是擱在現代。

六歲嫁女?

得抓起來坐牢!

霍光聽到上官桀和上官安兩父子的話,當即笑道:“哈哈哈,居然說本將軍小人之心,敢問二位,是君子嗎?你倆也配!”

“上官桀,你跟鄠邑長公主做了什麼勾當。”

“以為朝堂上的百官不知道嗎?只是迫於你目前的淫威,不敢說罷了!”

漢昭帝聽著聽著,覺得架勢不對。

這再說下去。

豈不是要燒到他頭上來了。

於是。

十四歲的漢昭帝劉弗陵,當即出口打岔道:“行了行了,就依大將軍所言,丁外人無功不得封列侯,今日朝會,到此為止吧,朕累了,諸位愛卿退下吧!”

“諾。”

朝堂上,諸位大臣依次退去。

本來。

該是大司馬大將軍的霍光先走的。

可上官桀上官安父子,卻一甩袖袍直接走在霍光前面,完全無視霍光。

兩方可謂是水火不容。

而霍光和上官桀兩位輔政大臣在朝堂上大吵的事情,也一下子就傳到了燕王劉旦耳中。

為此。

燕王劉旦感覺機會來了。

便著手準備政變工作。

燕王劉旦是誰?漢武帝劉徹的寵姬李夫人之子。

當初因為太子劉據剛死,這傢伙立馬急不可耐就向漢武帝劉徹上奏說自薦為太子。

這可把漢武帝劉徹給氣壞了。

哪有自薦為太子的!

於是對於燕王劉旦,那是一百個噁心,一氣之下,就立了劉弗陵為太子。

當劉徹死後。

劉弗陵剛登基,這劉旦覺得自己機會來了,便廣招各地亡命之徒,說小皇帝劉弗陵是偽帝,要號召天下賢士群起討伐。

老劉家的血統就是這樣。

都想造反自己當皇帝。

可惜!

有霍光這位大司馬大將軍在,劉旦這些廣招而來的亡命之徒,不過是烏合之眾。

事情還沒開始。

就事洩而敗。

古人說,事以密成,誠不我欺。

其實前文寫錯了,漢武帝劉徹死後,親生的血統孩子只有三位,一位是漢昭帝劉弗陵,這是最小的兒子。

一位是廣陵王劉胥。

這也是想謀取皇位的劉徹之子。

最後一位,便是早已失去資格燕王劉旦,他是老三,也是先帝劉徹所有孩子中,尚且在世孩子中最大的一位。

他當初自薦為太子便是以此為由!

相比於廣陵王劉胥。

燕王劉旦膽子可就大的多了。

他不像劉胥,還搞什麼宴請百官,宴請上只敢蛐蛐小皇帝不長命。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