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才是皇太孫

第379章 又要有大案

朱允熥確實是想要對京軍做一些調整,不過這也就是進行小範圍的軍改而已。

在和平年代進行一些軍改非常有必要,現在行之有效的一些戰術、戰術等等是不錯,可是不代表它們就不需要改進了。

趁著這兩三年不大可能有大規模的戰爭,自然也就有必要對京軍進行一些小小的調整了,這樣也是為了能夠在戰爭爆發的時候立刻派上用場。

哪怕這些京軍是精銳部隊,看似稍微練一練就行,但是如果是新的戰術等,那就需要較為長期的訓練,這樣才能夠將戰鬥力真正發揮出來。

當然朱允熥更加明白練兵先練將的道理,一將無能累死三軍,這是在史書上有著太多記載的案例。

這些自然也都是前車之鑑,朱允熥肯定是需要吸取這些教訓,好在現在他手裡不缺少大將,老中青結合的非常好不說,還都是有著實戰經驗。

簡單的和徐輝祖、李景隆通個氣之後,茹瑺這個吏部尚書被朱允熥叫到了武英殿。

茹瑺心裡清楚,連忙送上奏章,“陛下,汰除、告老的前朝遺官俱在此處,如何安置臣等也草擬了一些章程。”

朱允熥立刻接過仔細看起來,對於元朝時期留用的一些地方官,這些人現在也算是功成身退了,畢竟大明都開國三十年了,官員儲備也足夠了。

這些能夠繼續留在任上的,基本上也都是至少五六十了,也可以讓他們告老還鄉了,而不是說直接罷官或者找個罪名給殺掉等。

朱允熥仔細看了看,笑著說道,“吏部考評,禮部彰功,不管怎麼說這些人也是為我大明出了力。”

還是承康皇帝仁慈啊,這要是洪武皇帝的話,這些官員就算不是老死在任上。那麼也是難逃一個在汰除的時候被粗暴的解決,哪有什麼禮遇可言。

茹瑺自然連忙領命說道,“臣遵旨。”

朱允熥微微點頭,又問道,“這些官員的考評等,現在也是該交上來了。朕一直在想一些事情,你說這人歲數大了,想一些事情是不是就遲鈍些?”

茹瑺嚇了一大跳,他才四十歲呢,正處在年富力強的時候,正處在幹出一番事業的時候,畢竟現在的他是吏部尚書。

不對,這些話陛下不是說給他聽的,這些顯然也就是在指一些歲數比較大的官員,這樣的一些情形可能也會讓人開始多想。

比如說大明開國六國公之一的李善長,那一位當年七十多了,雖然看似是退了,可是一直戀棧權位不願意離開應天府,結果自然也是不言而喻了。

茹瑺就謹慎的開口說道,“陛下,臣以為不少老臣見解非凡,實為朝廷棟樑。”

這麼說也沒什麼問題,有些歲數比較大的官員確實經驗豐富,這些人經歷的事情比較多,對待一些事情自然也就是非常有心得了。

不過朱允熥還是說道,“有些官員歲數大了,自然會有些昏聵。這些事情你得注意些,一些人老了自己都照顧不好,可不能誤了政事。”

茹瑺連忙保證說道,“陛下,臣等定會注意這些。若是有官員年老失智,定會有其他官員頂替。”

老死任上沒什麼問題,但是那一切的前提是建立在官員還有著清醒的認知,是能夠處理好一系列的政事。

真的到了年老昏聵乃至失智的情況下,肯定也是會有一些更替,不可能一直都是讓這些人佔據著官位。

其實不要說茹瑺了,就算是道衍等人也都心裡清楚,這位皇帝提起來這些事情,肯定是有的放矢,說到底就是想要將一些歲數比較大的官員給替換掉。

這在洪武朝也是一個比較奢侈的事情,有些官員確實是捨不得官身、捨不得手中的權力,所以哪怕是再老也要佔據著官位。

但是實事求是的來說,大明的一些官員死在任上是常見,想要告老還鄉、想要致仕,這就是比較奢侈的事情了,洪武皇帝對於官員沒有那麼仁慈。

現在再看看承康皇帝,或許是擔心官員們的歲數大了影響政事的處理。可是這又何嘗不是在寬待一些官員呢,到了歲數可以頤養天年,這多好啊!

都說承康皇帝心機深沉,覺得他做事的手段和洪武皇帝有些像,但是這位新君對於官員看似還是非常不錯的,官員們的好日子似乎是要到了。

這可不是在誇張,這是已經有了一定的預兆了,這是從方方面面的資訊可以體現出來的。

歲數大的官員可以致仕,而且此前皇帝也透露口風想要提升一下中下品級官員的俸祿等等,這不就是皇帝打算稍微厚待一下官員們的最好體現麼!

茹瑺等人會這麼想,朱允熥自然不是很在意,他只是表達了一下自己的一些態度,一些人要是過度引伸的話,那他也沒有什麼辦法了。

幹部年輕化等等不是那麼容易,也不能說朝堂上就只能是一大批年輕才俊才好,可是朱允熥絕對不希望看到一些官員歲數太大。

尤其是在文官階層這邊,某些官員如果在宦海浮沉四五十年,而且一直都是賴著不下去,那顯然就不太好了。

閣老,哪怕朱允熥為了‘減負’在考慮推出內閣分擔一部分的壓力,但是也絕對不會讓一些文官有太大的權力,該有的限制肯定還是需要有。

茹瑺還沒有離開,朱忠就求見了,而大明皇帝自然也明白肯定是有著一些比較緊急的情況了。

朱忠直接跪下,說道,“臣朱忠有本啟奏。”

朱允熥直接對茹瑺說道,“你回去和本衙門的官員們商討一下事情,朕過幾天去吏部,你們先想好一些事情再來給朕說說。”

茹瑺自然連忙告退,朱壽這麼一個大特務頭子來求見肯定是敏感的事情,哪怕他是吏部尚書,也不能是什麼事情都想要去知道,那不是什麼好事情。

等到茹瑺離開,朱忠直接開口說道,“啟奏陛下,太倉港有官員貪腐,有海商妄圖勾連官兵、使臣。”

朱允熥的臉色頓時難看了,只要出現了利益,那麼立刻自然就會有著一大堆人聞風而動,有些人或許也是一直在妄圖恢復往日的榮光。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