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才是皇太孫

第384章 習慣了就好

對於文武百官在這個時候看似是無比的低調,一個個的都是不言不語、一副知錯認錯的樣子,朱允熥一點都不覺得有什麼好奇怪。

主要就是一旦有什麼事情,一旦是有著什麼大案要爆發了,在事情還沒有絕對牽扯到自己身上的時候,百官的態度就是如此。

朱允熥也不再多施壓,有些事情還是需要商議、有些事情還需要拿出決定,這個時候自然也就意味著果斷一點了。

“都起來吧。”朱允熥再次開口了,直接說道,“現在在這跪著也沒用,好好想想這些事情該如何處置,這才是要緊事。”

文武百官自然先是謝恩,這才緩緩起身,不少人心裡好像也是心裡壓力稍微小了一些。

既然陛下都已經是讓他們起身了,語氣也沒有那麼嚴肅了,這自然就算得上是一個比較好的訊號了。

朱允熥看向暴昭,問道,“你是刑部尚書,你覺得這一次的案子當如何處置?”

暴昭謹慎的回答說道,“陛下,臣以為此事太大,當以朝廷衙門前去審查,查明案情後再做處置。”

不是暴昭性子慢,而是作為刑部尚書,他知道這樣的事情必須要慎重。不只是要擔心出現冤假錯案,同樣也需要擔心急躁行事導致事態開始失控。

畢竟市舶司、海貿是皇帝在親自抓的案子,這本身來說就是大事。這麼個大權在握的皇帝要是果決處置,說不定很多人稀裡糊塗的就沒了。

另一方面的原因自然是害怕了,此前的紅倉案才算是基本上塵埃落定,那也算得上是一樁大案,也是一樁貪腐的案子。

不過很多官員還算慶幸,因為這個案子主要牽扯的是士子、是地方計程車紳,以及一些中低階別的官員,所以對於一些人來說也不算是太大的事情。

而這一次的案子就不一樣了,牽扯的衙門實在太多,案情也確實比較大,沒有人敢在這個時候抱有僥倖。

朱允熥就繼續追問,“既然說查案,那你說該是哪些人去查?現在這麼多衙門牽涉其中,不會是還沒退朝,那邊就收拾好了手尾吧?”

這一下百官們就開始齊齊下跪了,要麼是知錯、要麼是不敢,總之就是在這個時候態度一定要無比的明確。

朱允熥對此也是見怪不怪了,這就是高度集中皇權帶來的表現,一代代王朝在不斷集中皇權之後,百官上朝的規矩自然也就越來越多了。

暴昭也不多猶豫,他知道自己躲不掉,“陛下,臣以為雖有中樞衙門牽涉其中,但是並非各部官員皆在此事中有所牽涉。”

這話引起了滿朝文武的共鳴,別管私下裡是不是要嚴肅的追查身邊人等等,不過在朝堂上的時候就需要表現出自己和這件案子沒有任何的關係。

確保自己沒事,如果是真的沒事自然是最好了,到時候就不用擔心是牽涉到自己。

如果和自己有關係,現在抓緊時間先摘出來,然後再去想辦法抓緊補救,這也是一個選擇。

朱允熥看向暴昭,繼續問道,“那你以為這一次案子,該從何查起?”

暴昭想都不想的回答,“陛下,臣以為當以三法司派遣官員徹查此案,臣以為此案關係重大,當以各部次官前往太倉。”

滿朝文武再次表示認可,態度得表明啊,而且這個案子確實是太嚴重了,這自然也就意味著需要有著一些重量級的官員親自趕往太倉去查案。

侍郎這就是位高權重了,到了地方就算是遇到了一定的阻力,只不過這樣的身份也基本上可以擋住一些官場上的壓力等。

“這還不夠!”朱允熥直白說道,“朕現在都有些不敢信有些人了,短短几個月,接連出現如此之大的貪腐之事,你們要朕如何去想?”

百官自然是再次跪下請罪,一個個的也都是開始緊張起來了,這就是他們現在最為擔心的事情之一了。

雖然皇帝的話非常不客氣,可是短時間內連續出現兩樁貪腐案,皇帝要是不多想那才是最為奇怪的事情了。

而且不管是紅倉還是海貿,那都是皇帝無比在乎的事情。可是即使是這樣依然會有膽大包天之輩去動手腳,這得是多大的膽子啊!

或者乾脆直接一點的來說,這些人既然都是這麼大的膽子了,肯定也是有所依仗,無非是覺得有人庇護,或者是認為上下都是如此,吏治不清!

朱允熥就直接的說道,“這一次的案子既然是北鎮撫司查出來的,北鎮撫司自然要派人去。錦衣衛也不能閒著,必須要跟著!”

百官們看似是沒有什麼意見,皇帝直接擺明車馬的表達了不信任,要對這些查案的官員進行直接的監督,這時候就算是心中再不爽也只能忍著了。

如果有理有據或許還可以據理力爭一下,只是現在還是不要試著去做一些無用功,那樣只會適得其反,引起皇帝的更多不滿。

朱允熥隨即繼續補充,“文華殿大學士姚廣孝,也跟著一起過去,好好的查一查到底是怎麼回事!”

不少人這一下更加的害怕了,姚廣孝到底是什麼人,大家也都是心裡清楚的,這個人就是皇帝的心腹之一。

在朝中的時候就是官,下朝之後就是僧,雖然古里古怪的,但是沒有人敢否認他的能力。也都知道這是天子近臣,這是直接安排姚廣孝去監督。

朱允熥隨即看向武官的佇列,有些不滿的說道,“朝廷待汝等不薄,功名利祿、高官厚爵,你們就是這麼做的?”

文官們不敢幸災樂禍,因為這一次的五軍都督府那邊雖然捲入其中了,但是大家就不要五十步笑百步了,都是一丘之貉罷了。

無非就是現在看似勳貴們被陛下指責,或許以後有機會讓陛下不要一如既往的信任勳貴,那些人打仗或許沒問題,但是治國就差了太多。

“鳳翔侯張龍、駙馬都尉尹清,你二人也一同前往太倉。”朱允熥直接點人,“三法司列出官員名錄,下午遞到朕的案頭。”

張龍是承襲爵位,但是同樣是老朱第八女福清公主的駙馬。而尹清是前年才尚老朱第十四女含山公主,出身中低階軍官家庭。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